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5月8日,西安话剧院话剧《路遥》来到了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江苏淮安,这是西安话剧院继去年的《长安第二碗》之后又一次来到江苏淮安。
此次在淮安大剧院的演出同时也是“活着,像牛一样劳动;倒下,像土地一样奉献——淮安市教育局‘文艺党课’:《路遥》学习专场”的活动内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能在淮安上演以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路遥的一生为主线,反映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城乡居民精神世界与奋斗历程的话剧作品《路遥》意义非凡,既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毕生追求的告慰,也是对新一代共产党员的激励与鞭策。
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的下一代,总是要把自己摆在劳苦大众一起,要能够吃得起苦。因为我们的革命精神,就是从吃苦中得来的!”路遥始终脚踏黄土,聚焦于最普通的劳动人民,就是要坚持与劳苦大众在一起,始终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为时代抒怀,为普通劳动者立传;而他身上不畏艰苦、不甘贫穷的坚韧不屈、逆流而上的奋斗精神,正是每一个时代所必需的优秀品质,这也是对今年总书记提出的“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的诠释。
晚上六点半,淮安市的各位师生、观众们纷纷走进剧场,师生同堂沐浴“文艺党课”的洗礼,同样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班人的传承。
在话剧《路遥》中,“改革开放”这个开放、变革的时代“给千千万万穷困的老百姓带来福祉”,它让高二强有机会发挥自己弹唱三弦的特长,从一个无业游民变成民俗饭馆的老板;让天乐从黄土沟沟里刨土的农民变成一名工人、一名记者;让煤矿井下的工人们能够有更好的机会走向城市,向着自己的新生活奋斗……
人常说“时代造就英雄”,而“时代”同样也需要每一位普通人去努力创造。在如今“建党百年”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发扬优良传统,承担历史使命,把党和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人生信仰、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演出结束,热烈的掌声响彻整个剧场,路遥“活着,像牛一样劳动;倒下,像土地一样奉献;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的呐喊在胸中激荡。
一位带着孩子前来看戏的观众说:通过《路遥》这部话剧她看到了一个大写的人,感觉很震撼,剧本写得好,很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一位作家对文学的奉献和对土地的热爱,里面的人物血肉丰满,道具包括光影的运用也从多个角度塑造了路遥的内心和在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从《刮大风》、漫天飞雪、陕北的三弦、说书开始,一下子就将人拉入到这片黄土地当中,雪片是路遥的文字,可以说是最后的一个升华,从头到尾都很能拿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