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访谈室】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彩兰:做烙画艺术的“播火者” 用烙画方式传扬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   作者:柳洪华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在学习党史时,明白陈独秀、李大钊他们是‘播火者’。对我而言,我希望能做烙画艺术的‘播火者’。”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与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承办的“筑梦新陕西 薪火代代传”多语种大型访谈活动之100年100人系列访谈来到采兰烙画工作室,听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采兰烙画创始人李彩兰讲述其对薪火相传的理解、对烙画艺术的坚守。

“我理解的薪火相传,就是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我要把对革命前辈的敬仰转化成自己在生活中的自觉学习、增强自身本领,努力成为时代先锋。”李彩兰说。

烙画又称“火针刺绣”,相传起源于秦汉时期,是用高温的烙铁在木板、皮革、宣纸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

李彩兰介绍,烙画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画种,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一名现代的“烙画人”,向古人学习什么,一直是李彩兰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我应该学习古人对‘火’的理解,要将‘火’的感觉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因此,我要向传统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经典学习,做好烙画的传承,这样才能使自己创作的烙画体现出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李彩兰说道。

【“薪火”访谈室】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彩兰:做烙画艺术的“播火者” 用烙画方式传扬红色基因_fororder_图片2_副本

采兰烙画工作室一角 摄影 柳洪华

【“薪火”访谈室】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彩兰:做烙画艺术的“播火者” 用烙画方式传扬红色基因_fororder_图片3_副本

烙画作品 摄影 柳洪华

多年的创作生涯,李彩兰一直保持着很强的“饥渴感”。木头、牛皮、葫芦、树皮等等形态各异的材料是李彩兰的灵感来源,看雕塑、油画、国画、书法、摄影等展览也是李彩兰的提升方式。用李彩兰的话说,要积极地接触其他艺术门类,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融入到烙画创作中,让作品更加鲜活。

时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李彩兰也有着自己的计划。“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内心还是很激动的。我想用烙画的方式传扬红色基因,同时也希望能促进烙画艺术的传播,接下来计划以‘青铜器’为主题进行系列创作。” 李彩兰说。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