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济朴)4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陕西连续4年实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宽带陕西”“无线陕西”“泛在陕西”“云端陕西”战略,推动光纤网络、4G网络、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北斗卫星系统等新型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深化和拓展,全面提升了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
会上,陕西省委网信办主任鲍永能介绍,“十三五”以来,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出台《关于加快网络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开展数字经济试点示范的意见》,连年印发数字经济工作要点,推动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截止2020年底,西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总带宽达到870G,全省4G基站建成19.3万个、用户达到3733万户,5G基站建成1.9万个、示范应用场景达到16个、5G用户达到1027万户,全省移动宽带用户下载速率和固定宽带可用下载速率分别为34.55Mbps、49.37Mb/s,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1位。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超过2000万、物联网终端用户总数突破2700万户,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成94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应用到41个行业,陕西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系统成为我国首个全网支持全星座、全频率的高精度定位服务系统。全省LTE网络端到端、固定宽带网络端到端、骨干网及重点数据中心全部完成IPv6改造,IPv6支持度居全国第9位。
2020年认定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5个、示范园15个、示范项目15个,在孵企业近50000家、上云企业超过10000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6.6%。全省所有行政村、贫困村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了光纤网络和4G网络双覆盖,光纤网络平均接入带宽达到90M以上,与城市光纤网络同网同速。大荔、柞水、佛坪和杨凌4县区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充分发挥陕西“丝路起点”优势,推动网信企业“走出去”,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十四五”期间陕西将强化目标引领,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充分发挥陕西科教、人才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智慧能源、数字农业、数字文旅、数字物流等新业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和聚集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争取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力争到2025年,建成100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区、200个应用场景、300个重大项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成为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