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娟娟)4月13日,政协榆林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榆林市委会议中心开幕,300多名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为榆林新时代发展建言献策。榆林市政协常委、市科技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鱼克奎提出“还原榆林城市道路两侧公共空地的公共属性,免除或降低对市民停车收费”的建议。
自从榆林能源大开发以来,榆林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也极为快速,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小汽车拥有量不断攀升,汽车已成为市民生活的必须品,停车难也上升为城市管理难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去年以来,从公开的文字报道中得知城市管理部门新建了不少的停车位,听起来成绩不错,令人高兴,应该是对缓解城区停车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通过实际调查和实际生活中发现,所谓创新出来的停车场只是将原来道路两侧公共空地树立了停车收费公示牌,简单的围了起来,增设了自动电子计时收费系统,由原来市民的天然停车场、城市公共地方变成了城投公司的创收阵地。目前,这种态势在榆林城区正在蔓延,整个榆林城区公共空地几乎都快沦为收费区了,这使榆林城市形象受损,对外美誉度下降,宜居城市大打折扣,市民幸福指数降低,人民不满意度增加。”鱼克奎称。
为此,鱼克奎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有关部门要始终树立人民城市为人民、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城市道路两侧的空地是公共的、是人民的,必须坚持这一认识,凡做出任何决策不能与之相悖,城投公司由于自身经营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亏损,不能简单将其转嫁给广大市民,管理部门应尽快还原榆林城市道路两侧公共空地的公共属性。
第二,对已收费运营的公共空地,收费应大幅降低,要本着微利运行、成本运行,现在的事实是运营收费后,市民基本不愿意在车位上停,原因是收费太高,市民负担不起,造成公共资源浪费严重的同时又不能为广大市民服务,为榆林城市添彩。如农垦花园门前等公共空地,原来车辆停放的满满的,自从收费后几乎没车,相反路边及其他空间上停满了车辆造成了原本没有的拥堵。
第三,停车场建设上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能简单将公共空地的老百姓车辆赶出,一围了之,圈地收费。
鱼克奎表示,在城市管理中,尽管看似小事的公共区域停车收费,这一表象背后有着深层次的问题,这关乎城市的公共属性,关系到管理城市的水平和政策的得失。因地制宜要站在最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一面,还原榆林城市道路两侧公共空地的公共属性,减少公共地面上个人或公司乱收停车费的现象,管理好我们的城市,为建设最具影响力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