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报道业绩永载史册

——记文物考古专家型记者王兆麟
发布时间:   作者:边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边江


新华社陕西分社高级记者王兆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0多年了。先生的音容笑貌经常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是一个在新华社和文物考古、文化旅游界及陕西新闻界都非常有名的文物考古专家型记者,他的报道业绩载入史册,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命名者”

 

王兆麟


王兆麟1934年10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1956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9月北大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王兆麟1960年8月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先后在总社和江西分社工作,1970年1月调入陕西分社,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分社对外采访室主任、高级记者。1995年12月退休,2006年12月6日因病逝世,享年73岁。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3个王朝在此建都,地面、地下文化遗存难以计数,有中国历史的“天然博物馆”之誉,是陕西对外和国内报道的最具特色的新闻资源“富矿”。从70年代后期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分社把文物考古及其相关的旅游作为报道的一个重点,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的宣传报道。其中,王兆麟对秦陵兵马俑的报道影响很大,给国内外掀起的“秦俑热”起了推波助澜作用。1979年,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前夕,王兆麟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一个重要信息——法国巴黎市市长希拉克说有这么一段精彩的话:“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等于没有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等于没有真正到过中国。”他敏锐地认识大这个评价本身蕴含的价值,立即动手撰写了《参观“世界第八奇迹”》的4000多字长篇通讯,香港《新晚报》于1979年11月13日破例以半个多版的篇幅,标题套红予以全文发表,并配图片4张。秦俑博物馆一位负责同志后来在《文化周报》上发表文章指出:“新华社记者王兆麟同志在香港《新晚报》上发表了以《参观‘世界第八奇迹’》为标题的文章,第一次公开给秦俑戴上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桂冠。此后,用‘第八大奇迹’写文章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据说外国也不少。这样,秦兵马俑就以奇特的雄姿被中外人民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了。它与安提巴特先生提出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同样永载史册。”

1981年,王兆麟采写的《从秦俑看我国的雕塑艺术》专稿,通过介绍秦俑考古专家袁仲一的研究成果,证实了以秦俑为典型代表的中国雕塑艺术,早在2200年前就已达到了一个造型艺术高峰,从根本上否定了长久以来流传的中国雕塑艺术“源于外国”之说。有关专家认为这是秦俑报道的一个突破,此稿被新华社评为社级好稿。

1986年秋,王兆麟用了近三个月时间深入调研,走访了一批专家,查阅了数十万字资料,写出了《秦俑带来的冲击波》《陕西秦代考古收获丰硕》两篇专稿,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秦代故土陕西省近十几年来在秦代考古方面的成果,其中又突出了“世界第八奇迹”兵马俑和我国迄今发掘的最大墓葬秦故都片翔的秦公一号大墓的考古收获,着重指出了这些新发现对中国古代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研究的价值和影响,使中国的历史研究产生了若干突破,在世界文化、科技史上也有重要价值。陕西秦代考古过去多次作过单项报道,这次进行宏观的概括报道,给人以完整、清晰的印象,也从一个方面显示了中国在发掘、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这两篇稿件均产生了较大反响并被评为好稿。

1994年3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开始发掘,分社副社长王孔诚带领文字记者王兆麟、边江和摄影记者樊如钧当天赶往兵马俑,下到二号坑作了现场采访,及时发出了《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今天开始发掘》的当日新闻及一组照片,被国内外媒体广泛采用,他们接着写成《秦兵马俑二号坑上建成世界一流保护陈列大厅》《“世界第八奇迹”又添新彩》等专特稿,配发照片,图文并茂,总社播发后也被海内外媒体广泛采用。王兆麟生前先后发表关于秦兵马俑的新闻作品共达上百篇。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座上宾”

王兆麟先生在文物考古报道中成绩突出“名声在外”,19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连续几年特邀王兆麟,前往北京参加考古所年度考古工作总结汇报会,使他得以掌握全国重点考古的最新成果,采写了许多独家新闻和首发新闻。其中1994年、1995年王兆麟先生带我一同前往北京采访。他是我学写文物考古报道的引路人。

1994年1月2日下午6点半,王兆麟先生和我一起从西安乘坐火车,3日中午抵达北京,下午就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见到了任世楠所长、刘庆祝副所长等,就采访事宜进行了沟通,确定我俩就住在附近的社科院近现代史研究所招待所。从1月4日开始,我们白天参加考古所的年度总结会议和进行采访,对选准的题目连夜写稿。写好的稿子送考古所专家把关,然后陆续由新华社向海内外播发。我们这次在北京住了一星期多,全程参加了考古所的年度总结会议,采写了《山东考古新发现:铺地土坯首次揭秘  远古稻种重见天日》《安徽蒙城发现4500多年前规模宏大的排式建筑遗址》《内蒙古兴隆洼发掘出8000年前原始聚落遗址》《西藏发现1000多年前吐蕃墓群》等稿件。在北京的采访结束后,我们又根据考古所同志的建议,11日乘坐火车赶赴河南洛阳,到偃师市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商城考古队进行了采访,写出了《河南偃师商城发掘获重大发现》《洛阳首次发掘出唐代皇家园林上阳宫遗址》以及有关偃师商城保护的内部资料等稿件。由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是文物考古方面的“国家队”,当时有20多支考古队分布在全国各地,年度总结中涉及到的都是年度考古的重点项目,所以从中筛选出的报道选题都具有权威性和独家性。例如我们此次采写的内蒙古“兴隆洼文化”,就是第一次向海内外公开报道,反响很大,记得《光明日报》对我们的稿件在第一版作了重点报道。

王兆麟先生(左)在采访中。(范德元摄)


1995年,社科院考古所的年度总结会是在元宵节后召开的。王兆麟先生带着我,2月19日从西安出发赴京,先后对刘庆祝、杨虎、吴家安、张长寿、孟凡人、段鹏琦、李德全、徐良高、张彦黄、高炜、李健民、蒋忠义等十多位考古专家进行了采访,写出了《长江三峡巫山巫溪淹没区考古获重大进展》《洛阳发掘出我国迄今最早最完整的佛寺建筑基址》《扬州发掘出唐代大型城市地下排水涵洞》《河北邺城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有多项首创》《闽北建窑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果》《考古证实唐代扬州城为当时重要的经济大都会和对外开放口岸》等一系列稿件,由新华社陆续向海内外播发通稿,被媒体广泛采用。

这几次赴京采访,都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直接聘请王兆麟先生前往采访报道的,由于我们是地方分社进京采访,所以王老师每次都给总社有关编辑部门提前报告,做好沟通工作,使报道得以顺利进行。

法门寺文化研究报道的“大功臣”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扶风县的法门寺,先有塔后有寺,素称“关中塔庙始祖”。法门寺相传建于东汉桓灵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寺塔内珍藏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手指骨和千余件文物珍品。1987年4月3日这批稀世珍宝重见天日,被世界公认为是继半坡遗址、秦兵马俑之后,我国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成就。据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韩金科研究员《挥动新闻笔墨  载史奇迹生辉》一文记载,王兆麟先生是从1987年开始,最早进行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报道的记者之一,并长期追踪报道,“对法门寺文化建设做出了历史贡献”。

王兆麟(右一)在采访外宾。(范德元摄)


1995年1月8日清早,王兆麟先生偶尔得到一条关于法门寺的最新考古进展线索,他立即喊上我一道赶赴法门寺,对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韩金科等进行了专访,并查阅了相关书籍资料,在博物馆就地写成了1500多字的独家新闻《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  法门寺地宫原是唐密曼荼罗》,新华社当晚向国内外播发了通稿,世界各大通讯社均予转发,被海内外多种媒体广为采用。不久王兆麟先生又带我一起参加了3月2日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等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发言气氛非常热烈,我们现场采写了《专家学者高度评价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研究成果》的当日新闻,新华社当晚播发了通稿。在此前后,我们还与分社和总社编辑部门商定了法门寺文化系列报道方案,先后采写了《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研究成果受到海内外有关方面高度关注》《考古发掘和研究证明:唐都长安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法门寺开放以来接待中外人士逾500万》《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文化陈列对外开放》等系列报道。围绕法门寺文化研究,我们还先后采写了《我国陶瓷考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澄清千年悬案》《陕西法门寺举行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朝圣大法会》《“法门学”渐成一门新兴学科》等十余篇关于法门寺考古的后续报道。

文物保护的“呐喊者”

王兆麟在新华社从事对外报道30多年,是国内分社中从事对外报道时间最长、成绩最显著的记者之一,他对党的新闻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刻苦钻研新闻理论和业务,采访作风深入扎实,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特别是在文物报道方面成绩显著,受到总社、分社及文物部门的广泛好评。

1990年代,新华社记者王兆麟、穆青、苏民生(左起)在秦兵马俑广场合影。(范德元摄)


1989年春,王兆麟与分社同事卜云彤就“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中国七大古都如何保持传统历史风貌”这一主题,走出潼关进行两个多月的调研,采写了20多篇各类稿件,为《人民日报》、《瞭望》和国内外媒体广泛采用,有4篇被评为好稿。1994年初,王兆麟经过深入调研,写出了《我国进行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建设性、开发性文物破坏》一组3篇评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彭卿云看后打长途电话来说:你提出了当前文物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你表示感谢。指示《中国文物报》全文刊载。《光明日报》负责人看后认为很重要,派记者赴陕西、河南调查,并向在京专家进行采访,组织报道。1995年夏,王兆麟又与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杨新河组成小分队深入陕西、河北两个文物大省的考古发掘现场和大型基建工地采访,写出《中国大型建设工地上两支形影不离的队伍》《中国在经济开发中致力于古遗址保护》对外稿,反映了中国在当前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中,贯彻“既对文物保护有利,又对基本建设有利”方针的成果。这两篇由点到面,现场感很强的视觉新闻,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总社对外部认为这是贯彻总社“抓作风改文风”的一次成功尝试,前者被评为社级好稿。

王兆麟先生还对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城垣——西安明城墙的修缮、利用进行了连续报道。1983年,时任西安市委书记何承华看了媒体刊登的《修建中的西安立体环城公园》后,给王兆麟写了亲笔信,表示“这是迄今我看到的有关介绍西安环城公园建设报道文章中最好的一篇。”1986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王兆麟与本报记者合作采写的通讯《古都“花环”》,以生动的事实,反映了过去古城墙被认为是妨碍城市发展的“枷锁”,由于处理好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使之成为古都的美丽“花环”,提出了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问题,富有新意。西安环城建委负责人专门前来感谢记者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王兆麟先生还结合工作撰写了一些研究文章。其中《西安地区旅游业考察记》共8篇、一万多字,西安晚报进行了连载,旅游部门认为对他们改进工作很有启发。1986年3月陕西省旅游学会首届年会选用了王兆麟撰写的论文《解放思想,突破禁区,积极开发帝王陵墓为旅游服务》,会后被《陕西社联通讯》刊物采用。1987年《旅游博览》创刊号发表了王兆麟撰写的论文《“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开发刍议》。由于在旅游研究上做出了成绩,王兆麟被推选为陕西省旅游学会理事。在文物考古研究方面,王兆麟撰写了上万字的《从兵马俑到秦公大墓》论文,论述了陕西秦代考古的贡献,被秦俑研究学术讨论会选用。他在周文化报道及研究方面也卓有建树。

王兆麟先生以其文物考古报道的特殊贡献,成为社内外有名的“专家型记者”,并被吸收为中国考古学会会员。1998年国庆前夕,为庆祝改革开放20年来陕西旅游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陕西省旅游局表彰了十名先进人物,王兆麟名列其中。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