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草书《正气歌》碑(从右向左阅读)
《正气歌》是南宋抗金英雄文天祥被俘后,在狱中所作的五言诗,后世有多位书家借此诗抒怀。于右任草书《正气歌》有多个版本传世,其中,西安碑林刻石共六石,每石均高175厘米,宽53厘米,共计19行,行16至19字不等,郭希安刻石。
第六石末附刻跋文一行:“髯公花甲周庆,书此见贻。重其义盛意深,爱市石镌以寿世。灵璁附识。”跋文中“髯公花甲周庆”,即60寿辰,由此可知此书写于1938年,刻石当在此后不久。刻石原安置在西安安善堂,1938年移藏西安碑林,现陈列于西安碑林展室后墙。
创作背景
《正气歌》是宋代文天祥的著名诗篇,1281年夏作于牢房之中。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天祥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其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号骚心,陕西三原人,著名书法家。早年精研六朝碑版、墓志,工行楷,后致力于草书的研究,曾编订《草书部首》,提倡《标准草书》。曾向西安碑林捐赠北魏、隋、唐墓志387件。
于右任书写这篇《正气歌》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之下。书家借文天祥的诗作鼓舞国人抗战斗志,激发民众爱国精神。此书熔章草、今草、狂草于一炉,雄健豪放、挥洒自如,将草书富于节奏和韵律的线条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于右任书法的代表作之一。
书法艺术
于右任是20世纪的书法大家,其草书融汇了章草、今草各家的精髓,用笔凝重简洁,结体雄浑奇伟。晚年所书更入化境,随意洒脱,皆成佳构。此碑是于右任标准草书的精品。
《正气歌》碑是体现于右任标准草书“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原则的典范之作。此碑书法特征:其一,雄浑博大,正气凛然,写出了文天祥正气歌的精神气质;其二,魏碑用笔,章草结字,有魏碑的厚重,又有章草的高古。
于右任草书《正气歌》,在《西安碑林名碑书法艺术赏析》《西安碑林名碑鉴赏》等书中皆有介绍。
整理: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