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济朴)3月25日下午,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西安市全运惠民工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西安市体育局副局长邵芳介绍了全运惠民工作推进情况。
据介绍,截止目前,全市共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280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2200个、多功能运动场63个、室内健身房20个,建设全民健身园区28个,实现全市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米。围绕“迎全运、惠民生”主题,年均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超过600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全市总人口的50%。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建成市、区县(开发区)、街镇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市29个国民体质监测站(点)、179个体育社会团体,1902个体育晨晚练活动站点,2700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方面作用发挥明显;阎良区、长安区、周至县被评为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区县,涌现出一大批省、市级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活动站点,营造了“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良好氛围。
同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西安市将围绕“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突出四个惠民,全面推进全运惠民工作。
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将充分利用“社区建设提升奖补资金”,广泛实施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更新和新建工作。从2021年开始,每年打造全民健身示范社区不少于3个,到2025年全市示范社区总数达到20个,到2030年实现全市187个街办都至少拥有1个示范社区。
唱响“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相约西安、筑梦全运”“我要上全运”主题,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活动。坚持打造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西安马拉松赛、世界女子国际象棋大师巅峰赛等精品赛事;持续打造“舞动长安”全民健身技能大赛、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等群众品牌赛事;挖掘路跑、自行车、篮球及冰雪运动等群众喜爱的全民健身项目,举办“我要上全运”全民健身系列赛。围绕全民健身月、“十四运”倒计时重要节点,开展全市联动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以打造陕西省社区运动会(西安站)为契机,带动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全年全市累计举行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400次。
此外,还将加强群众身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全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1000名,采取“菜单式定制”服务、“定向培训”体育骨干,“一对一”帮建等形式,加大扶持指导力度,为城市社区、公园广场培养社区健身活动站、公园健身俱乐部等基层组织,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
今年5月1日前“西安体育大管家”将正式上线,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健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