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山窑,顾名思义,也就是陕北山峁间的小土窑。记忆中,过去在家乡的山头地畔上、山弯里、交叉地带,总是能看到一些大小不等,零星撒落的山窑,深藏于山峦环抱之中。
陕北的山窑,顾名思义,也就是陕北山峁间的小土窑。
记忆中,过去在家乡的山头地畔上、山弯里、交叉地带,总是能看到一些大小不等,零星撒落的山窑,深藏于山峦环抱之中。这些山窑,不是庄户人家居住的窑洞,而又类似窑洞的形状。规模小,粗糙,敞口子,没有任何遮拦,属微型山窑。老百姓称之为山窑子,亦为避雨窑。那每一眼(地方语,也是孔的意思)山窑,仿佛像一座又一座大山的眼睛,黑黑的,深邃地注视着来往的行人,一草一木,飞禽走兽,以及那远山远景……
家乡的山窑,听老者们说,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那些山窑大都选择在避风向阳,土质硬,土脉尚好的地方。山窑里边的面子光溜溜的,也很干燥,一般可以住得下几个人。不过到了后来,大都坍塌,有的还残存遗址,也有稀少的依然完好。本人以前回老家上坟,经常去枣沟山上,在半山弯处,就能看到一眼基本完好的山窑,里边有小巧的土锅灶,有柴火燃烧过的痕迹。站立在此,仔细端详,不禁使人朦胧地联想起上辈子人们修的山窑,既可以避风遮雨,又能烧火做饭,搁放东西。他们或许是父子,或许是兄弟姐妹,是搭伙计,还是后来农业社的人们在此使用过。
在平常的日子里,那些山窑空荡、静寂,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可是,别小瞧了这些简单的山窑,其作用可独特着呢。比如,到了春、夏、秋季,当地农民在山地里劳动时,一旦遇到天气变化,大风狂作,雷鸣电闪,暴风骤雨即将来临之时,就可以赶紧带上手头农具,跑到附近的山窑里去避雨。如果没有山窑,遇上大风大雨,人就会被淋成落汤鸡,甚至可能发生其它意外事故。哪个山头上有山窑,位置在哪里,庄稼人心里都很清楚。小时候,曾听大人们议论过“龙抓人”的事儿,说的是20里外的一个村子,有一个农民在某一年的一个夏天,正在山里锄地时,猛然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可他不知是来不及,还是没有去山窑里避雨,却躲在了山头上的一棵树底下,发生了意外。被“龙”抓走了,那个“龙”究竟是什么怪物,为何那么厉害,小时候听起来,简直毛骨悚然,特别恐怖。因为年龄小,就相信天上真的有“龙”,张牙舞爪,青面獠牙的庞然大物,能把人给抓走。后来才慢慢明白,那是雷电大雨连通了树木和人体,那个人是触电致死的。试想,如果那个人能够及时地躲在山窑里,肯定是比较安全的,一定不会遭此厄运!
过去,有的山窑里的土锅灶,是农民在农忙季节,带着家里的熟食品,到了早上,中午吃饭的时候,临时搭在锅灶上烧柴火,热吃的。或做一些简单饭菜来充饥的。那样,不用回家往返跑路,也不耽误农时,省时又省力气。这种办法,比起原始社会那种刀耕火种的年代,变化可大得多了。祖祖辈辈的山民们,靠山吃山,从送肥、耕种、锄务到收割,几乎满年四季离不开大山,也离不开山窑。那些小小的山窑,与他们有着生息相关的情结。然而,多少年过去了,上了年纪的人们都知道山窑的用途,那可是经历过风雨,承载过世事沧桑时代变迁的民间遗产。
老家以前还有一种类型的山窑,是长方形口子,里面修得和农家居住的土窑洞那么大,有的掏空甚至更大一些,窑口上安着木质栅栏门。这种山窑的用途主要是圈羊,就是在农业社时代圈生产队的羊群。旁边又有孔小土窑,里面有土炕,土锅灶,窑里住着拦羊(牧羊)人。人、羊,可以选择一个时期,都吃住在了山上。因为,陕北这个地方山高坡陡,许多通山路是羊肠小道,高山上种地,也要上粪,农民往山上背运肥料,行路艰难,非常吃力。所以,人们就因地制宜想出办法来,把窑修在了山上,把羊群圈在了山上。这样,羊粪就踩在了山窑里,然后到了每年春暖花开的播种季节,在周围的山地里种庄稼上粪,背担起粪来方便省力。这也是在解放前,农业集体化时期,特殊环境下的一大发明。
家乡的山窑,普通、质朴,大都藏在了大沟深山,默默无闻,是被人们遗忘了的一个历史角落。但是就在那些山窑里,过去发生过多少人们不知道的故事,如陕北闹红时,有革命志士住过黄土山窑,还在山窑里开过秘密会议。“文革”时有人留宿过山窑,可能躲过一次灾难。也听说有年轻人自由恋爱,不顾家人的反对,躲藏在山窑里甜言蜜语,焐热了天上的冷月和凄凉的夜晚。
站在家乡的山头上,目睹着那些至今为数不多,已经破烂不堪的山窑,竟让人浮想联翩,触景生情,犹如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的安全岛、港湾,一条条城乡交叉公路上的停车点,也是过去赶脚人的歇脚店,邮差的驿站,官吏的下马店。陕北的山窑,那是先辈们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历史缩影,令人敬畏,崇拜!
编辑:庞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