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战省
胡老师是我上大学时的一位好老师。当时,他为我们教授社会学和书法。我已经与胡老师分别多年了,然而,他那谦和而仁爱的君子风范却令人无法忘记……因为他是我在大学求学时给我教育和启迪最多的人。
他曾给我题写了四个字——“天道酬勤”,以资勉励(谁知几年前倒腾办公室时,不慎给遗失了)。那时我刚上大二,胡老师发现我也喜欢书法,就常常给我以特别的指导。我当时写字不懂得章法布局与书写格式,常常出笑话。一天下午课后,胡老师让我到他的办公室去。我一脸疑惑,不知自己出了什么乱子,心里很是忐忑不安……结果,一进他的办公室,他便和蔼地让我坐下,等我落座后,他才笑眯眯地说:“学写字,切忌心急气躁,切忌不学章法。这个行书章法,首先要注意计白当黑,意在笔先。二要收得当,放得开;最后,还要注意行气贯通,首字领篇……”接下来,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给我作示范,我谦恭地站在他旁边认真听讲。此情此景,我们之间真的就像父亲谆谆教诲子女,更像兄长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心灵交流与沟通。
可惜我的悟性不高,多年过去了,我的字还是很丑,然而,好在纷繁芜杂的工作事务中,我对写字还保留着一份独特的喜爱,有事没事总想写上一会儿。每当我伏案学书的时候,我常常会记起胡老师……这与胡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热心帮助是分不开的!
我还记得当年自己找胡老师帮忙联系在母校实习的事儿。那时,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不想在故乡找实习单位,便给系上打电话寻求帮助;接电话的正是我尊敬的胡老师,他简单问明情况后,便干脆地答应了我的请求——让我返校直接找他,在母校实习!这一通电话给困境中的我带来无比温暖的感觉,觉得胡老师人真好!第二天,我便坐火车返回母校去找胡老师。见到老师时,他正在忙工作,他放下手头工作便拨通了母校行政办公室的电话,介绍了我的情况,得到对方的答复后,又认真地给我开了介绍信,让我马上到行政办公室行政科报到。于是,我就有了一段充实而丰富的实习生活。其间,胡老师还几次打电话亲切地询问我的实习情况,并常常嘱咐我注意身体,一定要珍惜在母校实习的时间,好好锻炼自己,好好利用大学图书馆优越的读书条件多读书,加强学习、学以致用。记得他那时反复念叨的一句话:“现在正是读书学习的好机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就难有这种心劲了。”
转眼时间到了1996年7月10日——毕业离校那天,我曾专门去找胡老师道别。不凑巧的是,他去外地出差了,站在中文系的办公楼门口,我心里充满了莫名的遗憾和无比的失望……从此我们再未能见面——至今我心里深深地觉得愧对于我的恩师……
胡老师就是这样关爱着我。不仅于此,凡是得到过胡老师教诲的学生无不赞叹和佩服他的精神品质。
如今,我已在平凡的岗位上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了。二十多年来,无数的工作经历都不断启迪我去用心品味“师者父母心”的看似平淡而实难为之的道理;二十多年来,我曾为自己当年的幼稚而懊悔;二十多年来,我曾为自己的工作失误而自责;二十多年来,我也曾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而暗自欣慰。懊悔于事已无补,欣慰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的暂时,成绩永远代表过去。
这些年,我心里一直特别感念胡老师……默默地关注着每一位帮助过我的老师的消息,从大学同学那里听说胡老师后来也步步高升,当上了母校的副校长,又到了省城任过西安培华学院的党委书记。唯一一次“见”胡老师的“面”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他正在接受记者专访了。画面中,他以他那一贯的儒雅口吻畅谈当前公民道德建设进程中的一些不协调因素和自己的见解,语言依然是那样的思路清晰,依然是那样的有理有据,依然是那样的画龙点睛,依然是那样的妙语连珠!几年前,机缘巧合,我和胡老师加上了微信,他常在朋友圈发“老树画画”,我也是他朋友圈的“圈粉”,老树亦庄亦谐的“打油诗”所展示的语言风格、人格魅力和我印象中胡老师真有几分相像啊!
如此人生,善待他人,助人为乐,而且,时刻以一个国家公民的理性关注社会大事,劝人以善,真君子也。古今仁人所追求那种永不气恼、永不浮躁、永不言弃、永不自傲的谦谦君子,淡如水的君子,胡老师乃其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