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陈慧娇)“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留得住青山绿水,必须记得住乡愁”。传统民居聚落正是乡愁最重要的载体,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最具资格、最具品味、最具权威的阐释者。传统民居聚落居住者的劳动生产力、衣食、起居、信仰、节礼、人际关系、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中国的传统民居聚落是民族文化的源泉与核心,同时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精神座标。
2017年12月30日下午,由西安美院、西安美院科研创作处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关中传统民居聚落保护性创新规划设计研究》项目结题暨专家研讨会在西安美院举行。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此次合作单位。西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和红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蔺宝钢,陕西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陕建集团总建筑师孙西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院长段渊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院院长周庆华,清华大学同衡规划院常务副院长吴淼,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副院长、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关中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王顺利,西安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督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景观设计师崔雷,此次合作单位代表注册城市规划师、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空间规划所总规划师蒋冠林,西安美院副院长贺荣敏,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青,原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主任吴昊,西安美院科研处处长朱尽晖、副处长刘晨晨及课题组成员李喆、李建勇、屈炳昊、毛晨悦等出席研讨会。会议由朱尽晖主持。吴昊、贺荣敏、和红星等先后发言,周庆华、蔺宝钢、孙西京等与会专家、学者、教授进行了专题研讨。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关中传统民居聚落保护性创新规划设计研究》项目是培养面向未来参与和从事传统民居聚落保护性创新规划设计的高级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如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室内设计师、艺术家,以及相关专业管理者等。并借鉴国际以及国内优秀工作室模式,充分调动和整合西安美术学院多年来在传统民居聚落保护和创新规划设计领域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陕西地区实习基地及合作单位、以及丰富的培训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资源。力求通过国际化、前沿性、创新性、实践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培训交流,使学员在了解民居聚落的同时,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世界范围内相关民居保护与发展的最新态势,并通过现场强化实训使其掌握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聚落保护性创新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方式和技巧,成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前沿性的高层次传统民居聚落保护及室内空间创新设计研究人才,使其能够在各自领域和工作岗位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从而推动我国传统民居聚落保护事业的发展。通过培训,增强学员对传统民居遗产的保护意识;提高审美和创作能力;通过综合训练使学员掌握民居保护和创新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方法和能力;深入了解民居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掌握保护管理经验;力图构建一个学员与专家、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长期和定期的交流机制推动有关经验的共享,为学员日后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各种支持;为陕西关中地区培养一批可以从事和参与传统民居聚落保护和发展规划的高级设计和管理人才,提升传统文化修养。
编辑: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