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设立“李强华诗歌奖” 不设奖金只发证书

发布时间:   作者:吴汉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汉兴)  由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决定,以著名农民诗人李强华名字命名的陕西农民诗歌最高奖“李强华诗歌奖”,2021年1月1日设立

此奖为精神奖,不设奖金,只颁发获奖证书。不设奖金,排除了因筹集资金带来的困扰,体现了农民诗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学情怀。诗歌最可贵,证书抵万金,这是农民诗人对获奖的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认知。

李强华(1935—2004),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今鄠邑区)人,是继王老九之后,陕西农民诗歌第二代领军人物。半个世纪以来,写诗1万余首,发表5000余首,出版诗集7部。1960年,出席全国第三次文代会

(即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改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分为中央文代会和地方文代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王老九是陕西农民诗歌的奠基者,李强华是陕西农民诗歌的传承者。他的作品,在继承王老九诗风的基础上,向新诗学习,博采众长,海纳百川,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为农民诗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李强华诗歌,在陕西乃止全国农民诗坛,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和价值,对农民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诗风,值得我们借鉴;他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为了继承李强华诗风,培养农民诗歌新人,推出农民诗歌精品,繁荣乡土诗歌创作,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决定设立“李强华诗歌奖”,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全国各地农民诗人均有资格参评。

“李强华诗歌奖”四年举办一届。每届评选农民诗人正式出版的诗集5部、省级以上媒体公开发表的诗作10首。首届评选工作2021年1月启动,由各地作者报送参评作品。评委会由著名诗人、作家和文艺评论家组成,公正公平评选。评委作品不参与评选。


附:
      首届“李强华诗歌奖”评委会人员名单

主任:党永庵

副主任:常智奇 初红 郭建民

评委:党永庵 常智奇 初红 郭建民 刘平安 刘宏伟 辜希静 文源 迟骋

评选办公室人员名单

主任:李雪如

副主任:杨民社 李兴团 云飞

工作人员:穆黎 何琼 张娟 李双霖 刘艳丽 程亚平 姚文英


李强华 (1935~2004) 简历

原名李天身,笔名小草。陕西户县(今鄠邑区人。中共党员。1956年起历任家乡团支部书记,中国歌谣学会理事,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理事,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副会长,户县文学协会主席,户县画乡诗社社长,户县第九届政协委员。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养好猪》《锄头底下开诗花》《牧归》等。诗歌《牧归》获陕西省首届农民丰收杯二等奖,《江南竹》获1997年东方杯铜奖,《毛泽东哟》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诗赛一等奖,《周恩来,你好》获1998年陕西周恩来百岁诗赛优秀奖,《布谷鸟》获1994年西北五省区农民诗歌大赛一等奖。


[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 纪念著名的农民诗人李强华逝世十周年    

刘勇  2014-5-3上传于 西户网/西户社区网XHUME.CC

 

绿野踏青岁替换,杏花闹村雨知传。清明临近,窗外细雨纷纷,在有点寒意的深宵里,在我似醒非醒似梦非梦中,一位干练淳朴的老人便朦胧在我眼前了。可以说,我的心无时无刻不被他牵引着、感动着。

著名的农民诗人李强华走了,转眼间别离我们已整整九个年头了,他把《锄头底下开诗花》等千余首诗留给了后世,留下了文化遗产。

那是2004年4月15日下午3时,李强华老师在输液无济生命的弥留时刻,还念叨着没有完成的诗稿和画乡诗社的事情。下午3时30分,在病榻旁的妻子和子孙挽留的抽泣中,他慢慢地合上了双眼,宁静而安详地离开亲人,驾鹤而去。他的长子李兴团在第一时间告知了我,刹那间,我的心里不禁涌现出了无限悲痛,在我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中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思想震动,焦灼不安,数夜难眠。在他病重期间,我曾多次看望了这位尊敬的老师,最后一次看望,也就是半月前他的病情有些好转,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天哪,我很难相信这是真的。

李强华老师是一个为诗歌艺术执着追求且毕生尽瘁的人,留给人们的不仅是这些诗文的奉献,同时也留给我们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

李强华老师诗名远播。我最早知道他的名字是在我读小学和中学时,那时语文老师经常提到他和他的诗,在“乡土教材”上我也读过他的诗作。李强华老师十四五岁时,小学毕业后就回村参加劳动,他爱诗入迷,天天作诗,写顺口溜,不但在田间地头写,而且在茶余饭后写,常常是废寝忘食。他和唐代诗人白居易一样,常常将写好的诗不仅念给周围的群众听,并且配合政策形势,将大家喜闻乐见的诗作登在村里的黑板报上。1954年全县各村建立了俱乐部,县文化馆老馆长谢志安老师在检查工作时,发现西郊村黑板上登着李强华的诗,写得多、写得好,不久便和他交了诗友。往后,一对一地重点培养他,让他走出户县,走向全国。他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不论雨天、寒天、暑天,一有时间便以身边的生活为题材,不间断地坚持写出了几百首群众喜闻乐见的诗。1958年前后,文化馆以油印本编辑了《李强华诗歌专辑》,向县、市、省文化部门及各报刊杂志寄送。县、市、省等数十家报刊杂志也都选登了他的诗作。后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在1958年8月还编辑了《陕西新民歌三百首》一书,其中刊载了他多首诗。

李强华老师,这位憨厚淳朴而善于写诗的乡村农民,正是杰出农民诗人王老九的传人。在1959年他24岁时,西安市作家协会通知李强华老师在西安学习,领导有意安排他和王老九住在一个房间,他激动得不得了,便以传统的叩拜仪式,向著名诗人王老九求教。那时,年逾花甲的诗人王老九的诗名誉响神州,这位谦逊的老人扶起面前跪拜的年轻诗人李强华说:“我知道你,你那首《姐姐遨娘家》我看了,写得好,以后就这样写下去吧。”于是他就成了家喻户晓的诗坛“明星”——王老九的关门弟子,成了老诗人的忘年之交。他牢记王老的教诲,写诗重在比、兴,要形象;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这方热土和天道酬勤的道理,王老的指点让他更开窍。条件再艰苦,他也不虚度年华,从未停止创作,用长满厚茧的粗手,笔耕不掇。他的诗越写越多,越写越好,像涝河水滔滔不绝,奔流向前。1960年县上推荐他参加了西安市文教群英会,后来西安市推荐他参加省上有关文化会议,还被选为“陕西省劳模”。1960年9月,因他创作勤奋成果突出,被省上推荐和王老九联袂赴北京出席“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光荣而幸福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5年由陕西东风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本李强华诗集《锄头底下开诗花》,向全省推广。从那时起,李强华老师的名声更大,诗歌影响力更加广泛。1965年4月又一次赴京出席“全国青年业余作者积极分子大会”。这时候的他真正成了全国有名的农民诗人。许多殊荣和桂冠并没有使他骄傲,他却依然是一位浑身上下沾满泥土芳香的劳动者。

由于我一直上学,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离开了故乡到省外的“三线 ”单位去工作。这样以来,想见李强华老师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了。1982年我调回家乡工作,心里常惦念着这事,直到1985年的6月28日,经同村乡党甘亭镇文化站长章立的约定,在文化馆后院一间简陋的斗室里见到了久慕的李强华老师,屋内的桌上、床上放满了报纸、书和信件。他很淳朴,头戴一顶深蓝旧帽,身穿一件对门襟蓝衣衫,裤子膝盖有两片大补丁,脚穿一双纳布鞋,与我以前的想象反差很大。他是那样的热情谦恭、平易近人,从他那快言快语中,感受他内心深处的灵魂,使人感到纯朴宽厚,从额头的皱纹里看出他凝聚了沧桑的深刻内容,从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中,感受出他的善良与慈祥。在一个上午的诚挚交谈中,我们相互坦露、相互了解,仿佛是人生中的某种天意,一见钟情就那么投缘,我发自肺腑地叙述了从小就想见到心中的偶像,他也豪爽地谈着写诗的艰辛和自己人生坎坷的经历;我不觉得他年长有些代沟,他不嫌我年轻底子太薄,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讲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我和李老师的结识也得益于诗歌的牵缘。告别时他赠给我一本《锄头底下开诗花》的诗集,我视如珍宝,真是喜出望外。

从那以后,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隔三差五地拜访老师,每次交谈和改诗研文,我都觉得他方向明确、逻辑清晰、述事明理、张弛有序、形象生动、诗中有景、自然亲切,并于言辞之中洋溢着一种不可抑制的艺术生命热量,丝毫没有疲惫之态。

天长日久,从他的诗作中所展现的艺术意境和人格魅力,让我日益懂其文、明其志、察其心、知其人了。

在鲜花与掌声相伴的人生路上,他以刻苦和勤奋创作了大量诗歌,而诗歌为他赢得了荣誉。但是他很低调,不事张扬,也许这是他看来文化人特别是诗人所必备的品质。

李强华老师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怒放春满园。他经过较长时间的考虑,与初红、章立、钟景峰、石侃之酝酿于1983年5月23日,也就是毛主席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41周年的日子,组建了户县历史上第一个诗歌社团——画乡诗社。诗社的成立为我县业余诗人搭建了平台,对于培养诗坛新人、推动户县诗歌创作,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在以李强华老师为首的诗社领导班子精心呵护下,社员由十多人发展到近百人,分布于全县各部门、各乡镇。至今诗社社员中有市作协以上会员近20人,诗社编辑出版诗歌选集七本,社刊《画乡诗浪》137期,刊登作品3000多首,其中被各类报刊转载800余首,获奖200余次,诗社成果累累。可谁知其中的艰辛呢?为了诗社的发展,在李老师的倡导下,每年都要以花命名开一次诗会,如“梅花诗会”、“桃花诗会”、“牡丹诗会”等。每次诗会前他都要做大量筹备工作,写议程,写讲稿,起草总结,修改选择诗稿,安排下年工作,并且还要提前半月通知每位社员开会,县城内,他不会骑自行车亲自跑着送通知;乡下社员,让人捎书带信。每次开会都要花费一点经费,他找到我说,咱俩给诗社跑点赞助吧?我说行,但跑来跑去无果,最后还是我单位给赞助了,因我单位原来效益不错,我又是办公室主任,请示领导支持文化活动,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每次除了笔墨纸外,再支些印《画乡诗浪》的油印费。诗社人员多了,活动也多了,经费出现了严重欠缺,刊物的发刊量和范围受到制约,从而大大缩小了诗社在社会上的影响。李老师焦虑不安,他不但请求领导给予经费上的支持,而且每次编印诗刊都要四处“化缘”。  为了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要,1991年我向李强华老师建议,将社刊《画乡诗浪》由16K版改为8K油印刊物,也就是《画乡诗浪》第一次改版,他和诗社各位领导同意了我的意见。刊物版面放大了,作品登的多了,但经费怎么解决?当时我参加全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利用工作之便,跑断腿、磨破嘴,多次请求各级领导的支持,用毅力感动“上帝”,结果得到了县委社教办的赞助与配合。那年每月出一期油印刊物。

社教运动进行到当年的10月份,我和李老师商量,咱们再出一本《社教诗选》吧,李老师又痛快地答应了,他问我,出书是好事,就是经费成问题。我说,“化缘”吧,他点了点头。通过白耀邦部长(时任县委统战部部长)的介绍,我们栉风沐雨奔走了几个单位,最后跑到三十里路外秦镇一家乡镇企业——秦镇纸箱厂向段福盛厂长求助,连续去了几趟都没有见到段厂长,最后一次是在1992年10月16日,我俩早晨6时许冒着大雨,打着伞,乘公交车赶8点上班时间到厂,这次终于见到了段厂长,他听到我们数次来拜见他,很受感动,答应支付全部印刷费(以户县印刷厂开出的发票为准)。后经李强华、初红、石侃之和我及封面绘画设计的索志俊等老师三个月加班加点编审,于1992年12月底正式印刷出版发行。

1993年5月23日是画乡诗社成立十周年,要开庆祝会,这是全体社员心中的一件大喜事,诗社领导班子多次开会研究庆贺方案,李强华老师告知我说:“刘勇,咱们诗社想给参加所有开会的人发个纪念品,你给咱负责这项工作吧?”

当下,我真有点难为情,心想这么大的事情难道文化馆、文化局不支持吗?给点经费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心虽这样想,但还是答应下来。当时,这件事让我很纠结,为了这次庆贺会的召开,李老师的确费了不少神,跑了不少路,操了不少心,他多次来我处过问事情的进展程度,并叮咛我一定得完成任务。时过第九天,也就是开会的先一天下午,我将精致的纪念品(贝壳工艺品)60件价值600余元,当面交给李老师,他详细清点后,会心的笑了,把我表扬再三。

第二天,诗人兴会,大胜于昔。大会议程一直在喜庆的气氛中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次后又给每个人赠发了精美的纪念品。热烈的场面让我看到了诗社的生存和发展牵动着这么多人的心。会上李老师还讲了我给大家筹备纪念品的艰难过程,霎时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我感到无限的欣慰,从心底里对诗社产生了一种久久抹不去的情结,同时也感到完成任务的荣耀。突然,我觉得心中升腾起了自己对户县文化大繁荣做奉献的一份激情。这里我要感谢李强华老师,感谢画乡诗社对我的关照。

李强华老师常说:“诗社是一个社团组织,如不开展活动,就等于生命的停止。”因此他经常组织一些活动,也多次受邀去学校、工厂讲座,李老师带我去过南关中学、北关中学、南关小学、西街小学、东关小学、北街小学等,也去过造纸厂、玻璃厂、制药厂等企业单位,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李老师还是一位诗歌朗诵的好手,每当大家听到他那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常常被一片掌声所打断,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效果特好,所到之处深受欢迎,他尽心尽力地让诗歌走进学校,走进工厂,广泛进行诗歌普及。在李强华的带动下,户县当时出现了一批很有前途的工、农、商、学、兵、干诗人。他不仅自己勤奋笔耕,而且言传身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青年诗人。

李强华老师不但自己坚持耕田赋诗,在他的带领下,许多以种地为生存的青年农民,在诗歌创作活动中也相当活跃,作诗成了他们种地之外的重要生活部分。李强华老师对户县文化事业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文化界的认同,得到了大家的拥戴,同志们自愿为他赠送了“德艺双馨”的大金匾。户县人民广播电台“画乡文苑”栏目、户县电视台、户县报为此作了专题报道。

1993年4月6日西安市电视台专题部专门来户为李强华老师制做电视节目。时任西安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的张郁老师先天给我打电话要我配合接待。我接受这份任务后,既高兴又激动,从接待那天起跟着跑龙套,采访拍镜整整有半个月,尤其是记者面对面采访时,我在一旁受益匪浅。

西安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宋陟刚在采访李老师时问道:“李老师,您是庄稼汉出身,是全国著名的农民诗人,你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并一次次获奖,犹如秋天硕果——沉甸甸的,面对这些殊荣您有何感受?”李老师幽默的说:“秋天的谷穗虽然丰盈饱满,但头却垂的很低,只有懂它的人,才知道它的内在美。它坚守属于自己的秉性,朴实而不哗众取宠,谦虚而不炫耀,更不盛气凌人,再大的荣誉都属于阳光,土地、雨露和为它付出的人们。”李老师说得很好,他多像一株沉甸甸的谷穗。现在想起这段话深受感慨。在半个月的追踪采访中,李老师一直忙碌在田间地头, 三个记者也天天在绿色的田野里记录着他的一言一行。我也跟前跟后乱忙活,跑龙套。

2002年10月中旬户县春节文艺晚会开始筹备,我被县电视台春晚剧组邀聘为导演,在研究执导方案安排编导第三部分“家乡情思”的画乡人节目板块时,我向时任总导演的石勇老师建议,围绕主题由李强华写马、李凤兰剪马、王永春口笔画马恭贺马年新春。石勇老师满口答应说,很好!并让我邀请李强华老师。我去登门告诉李老师这件事时,他说:“我没有做啥感动户县人的事情?一个60多岁的乡村农民不敢上台献丑……”他婉言推辞。最后我与石总导三顾茅舍,李强华老师才答应登台即兴作诗朗诵。

说真的,李老师对人对事很谦恭,这是大家一直称赞的,他在这片黄土地上收割了一茬又一茬庄稼,为新生活吟唱了一曲又一曲赞歌,为农民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歌,他的小传编入《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作品被收藏在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事迹小传被收编全国和世界多部名家、名人录,在全国获奖三十余次,但这位久负盛名的农民诗人,怎么能说自己没有做出感动户县人的事情呢?李老师谦和为人,淡泊明利,做事宽厚真使人敬仰 。

2002年5月20日,也就是“上林苑诗词楹联学会”宣布成立的第二天,李强华老师一大早就来到上林苑诗联学会的秘书处——我开办的打字复印店,让我向学会班子和全体会员表示热烈祝贺和深切的问候,并说:“上林学会和画乡诗社是我县文坛上两朵小花,一定要把它呵护好,不受虚言,不听浮求,不兴伪事,不图华名,要扎扎实实去干事,为发展户县文化事业做出新成绩。”我拉着他老人家的手说:“李老师,我们会让两朵花开的很鲜艳。”他笑了,笑得那样的甜。日今梦想成真,户县已成为中华诗词之乡,也将成为中国楹联之乡,我想李强华老师在天之灵也会感到很欣慰吧。

就在2003年农历腊月三十日的上午,我去看望病中的李老师,顺便给他拜个早年。我与他面对面的交谈,他说话很吃力,咳嗽不停,对于家事没有谈只言片语,断断续续的话语中仍然与诗社和诗有关。将耗尽生命能量的李强华老师,心里仍然牵挂着诗社和社员的创作。他说:

① 一个社团组织,如不开展活动,就等于生命的停止。

② 好的作品不怕人家批评,写作要持之以恒。

③ 要想写好诗,必须先作人,不要标榜自己,要淡泊名利。

④ 要做无花果不要做昙花一现,要学习梅花敢于抗严寒的品格。

⑤ 诗社的成果归于大家,我是大家的勤务员。

他和蔼可亲的谈话,现在想来还是记忆犹新。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歌名篇《有的人》是我接触最早的诗人臧克家的作品,可以说,我的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被他——全国著名农民诗人李强华感动着。因为他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像我一样曾受先生德艺熏陶的人还有不少。虽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节奏快的让人无法静下心来去研读李公的诗作,但我们依然无法割舍自己在精神上对他及其作品的依恋。因为他曾经影响了我们这一代,并在我们的心坎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河山锦绣诗万首,

剪翠裁红映春秋。

杏已成林桃结果,

静听喜鹊唱枝头。

李老师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可贵的精神和艺术作品将永远为后来人提供丰富的滋养。我们将踏着他闪光的足迹继续奋进。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