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家长的真心话

发布时间:   作者:安黎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ac4f3173958c6ba8a072c4274f6ed520_img_472_99_149_181.png

我的人生阅历,算不上多么地五彩斑斓,但至少还不那么地单一:从事过教育,从事过新闻报道,并在文学创作的领域,迄今已厮混了近四十个春秋。职业的多重变化,与各色人等的交集交往,为我深度地洞悉世态人情,提供了多角度的瞭望窗口。作为一个基督教徒的儿子,受之于母亲博爱情怀的熏染,我始终难以从心灵深处潜伏的“拯救”情结中挣脱出来。见不得他人哭泣,容不得他人受难,为此而时常不请自到地多管闲事,其间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计其数。未曾谋取过一分钱的利益,甚至连企图获得回报的念头,都不曾在脑际闪现过。只要被“拯救”者步入正轨,踏上祥福之旅,他们即使十年八年,连一句问候的电话都不打,我也既不在乎,亦无埋怨。
  就心理辅导和精神救助而论,我施之以实践,已长达三十余年。不少误入歧途的少年,像脱缰的野马,家长在无计可施的绝望里,将其领到我的面前,最终皆无一例外地回归人生的正途;不少反目成仇的夫妻,其婚姻仿佛奄奄一息的炭火,眼看就要灰飞烟灭,最终都烈焰重燃……加之因为要书写这部书,我更是不畏千里之远,先后踏足多个省市的上百个不同类型的家庭,采集到众多形态各异的案例样本。与诸多家长和学生掏心掏肺地交谈,我感触良多,感慨更多。其中,目睹过笑容,也目睹过愁容;目击过圆满,也目击过破碎;体察过幸福,也体察过伤痛……一声声深重的叹息,像鞭子一样地抽打着我的神经;一滴滴悲伤的浊泪,像冰雹一样砸在我的心上。从家长哀求的眼神里,我更意识到自己采写这部书籍的正确性和紧迫性——与其让自己唇焦舌燥地苦苦规劝,像蜡烛一样,照亮某些特定的个体,毋如将其化为无主的路灯,照彻所有迷惘者前行的道路。
  不是所有的栽培,都能结出预期的甜果;不是所有的航道,都能驶向铺有红地毯的天堂——方向一旦出错,越是起劲,距离目标就越是遥远。
  在观察中,我看到不少家长,深陷教育孩子的误区却自以为是,因此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将他们真实的情状予以还原,以刺痛他们精神的麻木,疗治他们心智的病症,从而使他们能聆听到孩子的呻吟与诉求。
  在寻访中,我看到不少家长与孩子陷入一种相当奇异的相处模式当中:彼此牵挂而又相互折磨,彼此深爱而又相互敌视。于是我希望我的点拨,能解开你缠绕在我脖子、我缠绕在你心头的一圈圈绞索,让身体获得释放,让心灵得以舒展,让理性回归,让爱意复苏,以重塑父子与母子间其乐融融的家庭关系。
  我调查与思考的结论是:孩子是果子,父母是树木。果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树木的问题,当然也与土壤、气候等其他因素相关,但树木,要承担主体责任。也就是说,要教育孩子,先要教育父母;要救救孩子,先要救救家长;没有天生不合格的孩子,只有后天父母之爱严重缺失或严重不当造就的相对恶劣的成长环境,以及不懂得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的不合格家长——这些因素才是促成孩子思维偏移和行为脱轨的罪魁祸首。
  于是家长的清醒与觉悟,显得迫切而重要。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关乎家庭的基业,关乎社会的兴衰。一个跌下悬崖的孩子——比如赌博、吸毒、敲诈、抢劫、打架斗殴等涉嫌犯罪——若得不到及时地矫正,毁灭的不但是他自己的人生,而且也能置他家人的生活于水火。因此,不要遗弃任何一个孩子,犹如不能轻视任何一个建筑物上的砖块那样,因为哪怕一块砖的破损和摇晃,都有可能导致整座房屋的坍塌。
  孩子的学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应契合于他的天分,适宜于他的个性,并能给他带来身心的愉悦,而不是相反。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最应扮演的是大朋友的角色,陪伴他,尊重他,引导他,鼓励他,而不是像暴君那样,号令他,威逼他,乃至于把自己的强力意志和未竟理想强加于他,更不能求全责备,以圣人的标准来苛求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希望读到这部书的家长,以书中的案例为镜鉴,既能从中吸取经验,也能从中汲取教训。我的书写,也许挂一漏万,既不完善,也不完美,但其出发点却是基于毫无私欲的善念——我对孩子们的倾心之爱,对家长们的绝对真诚,天地良心,日月可鉴。(《那些家长》自序)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