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

发布时间:   作者:刘美艳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这首贺敬之笔下的《回延安》每每读来都会令人心动不已,热血沸腾,它也是伴随着我成长的一首诗歌。 
  贺敬之,1924年出生在山东枣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他的家乡战火蔓延,不甘心屈服命运的贺敬之便拿着家里仅有的五元钱,踏上了南下流亡求学的道路。 
  求学途中母校迁到哪里,贺敬之就跟到哪里,一路上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这让他更加明白了“没有国哪有家”的道理。他苦苦寻觅着,渴望找到一条救国的途径。 
  此时的延安城已是抗日的总后方,吸引了 
  茵无数热血青年。1940年,在四川的贺敬之看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招生简章,他激动不已,立即决定北上延安。而当时到达延安的路并不通畅,国民党处处阻挠,贺敬之辗转一个多月,才来到了延安。 
  到达延安的贺敬之凭借诗文天赋,破格被鲁艺文学系录取,成为鲁艺文学系中年龄最小的学员。通过学习,贺敬之的眼界越来越宽阔,思想情感越来越丰富,他的诗歌也越来越好。他在延安还有了一个响当当的美称——“十七岁的马雅可夫斯基”,人们把他与俄国著名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相提并论。1943年,贺敬之为歌颂359旅战士南泥湾开荒的热情,写下《南泥湾》歌词,后经马可谱曲,一曲《南泥湾》从此唱响大江南北。 
  1945年,鲁艺决定要创作大型歌剧《白毛女》,为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献演。当时,不满20岁的贺敬之担任了剧本的主笔,白毛仙姑的传说、喜儿的悲惨遭遇把他拉回到自己苦难的童年,他淌着泪水完成了第一至第四幕的编剧,这部剧的成功创作为他的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45年抗战胜利后,贺敬之离开延安奔赴新的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这位延安培养起来的文学青年,更是祖国文艺战线上一颗闪闪发光的明星,一首首佳作从他笔下诞生。 
  然而,离开延安的日子里,他时常牵挂着延安。直到1956年,贺敬之借工作之机再回延安,便写下了诗歌《回延安》,“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心的话儿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延安曾经养育了无数革命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是对延安的思念,更是对中国革命的礼赞,字里行间跳动着一颗赤子之心。今天,回延安依然是无数共产党人寻找初心、寻找精神力量的精神之旅,一首《回延安》依然是时代的主旋律,被吟诵传唱。(作者系延安鲁艺文化园区讲解员)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