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岁月韶华》获奖之后

发布时间:   作者:康世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获得陕西省九艺节“文华优秀剧目奖”,作为编剧,我想说:感谢生活,感谢艺术。 
  往事并不如烟,我很喜欢这句话。 
  人过花甲,免不了追思往昔,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陈年旧事经常如电影一般,一个镜头一个镜头闪过。在我的脑库里,常记着上世纪中期有大批的外地知识分子来到陕北,在教育、医疗、农技、公路等领域里孜孜耕耘,默默奉献。背井离乡的他们远离父母,无怨无悔地用火热的青春和忘我的奉献温暖滋润着这片土地,将生命融入这片希望的土地,让大山深处的我们走出大山,让贫穷的我们走出贫穷。 
  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这些人。 
  在敞开“感恩”情怀的那一刻,我和我脑海里的这些人自然而然地走进了那个属于我们共有的年代,《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祝酒歌》《西部放歌》依次从我的心头飞出。我有了一种冲动:写一部戏,写建设过榆林的他乡人。 
  如何在建设榆林的他乡的人的长廊里提炼一个“魂”,这个“魂”不仅是时代的,也是艺术的,我想到了公路。公路是时代的脚印,踏着时代的脚印,我们可以回望一路走来的人们;公路是艺术的,既有立体感又有动感,很形象。于是,我动笔了…… 
  故事讲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正在北京某大学留校任教的童玲在“反右”运动中,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塬北公路建设——她父亲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在黄土高坡、黄河岸边,她和沈鸿走进婚姻殿堂,成了名副其实的塬北筑路人。二十年后的1977年,组织给童玲“平反”,全家可以返京,此时他们的女儿沈向阳正赶上恢复高考,沈鸿满怀信心准备让正在恋爱中的女儿回北京应考,童玲则坚持不离开塬北,信仰和“三观”发生巨大差异的二人在矛盾冲突中不得已离婚。沈鸿回了北京,而童玲和女儿则留在了塬北,天隔一方。进入新时代,从事过307国道、全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童玲疾病缠身,而身在北京的沈鸿一直在心中默默呼唤:“盼你回来,清风拂去往日的阴霾;盼你回来,岁月易逝那真情还在……”他盼望与童玲在夕阳余晖中再度牵手。正当童玲收拾好行李准备落叶归根时,女儿女婿暗地里利用她的关系违法承包、违规操作的工程出了事故。童玲与之进行了坚决斗争,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坚贞,但终因身心疲惫,在一个深秋之夜,走完了自己的筑路人生,留下了生命中的岁月韶华。 
  写建设榆林的他乡人,是我的初衷,实际上他们已经融入这片土地,他们已经成为这里的“家人”。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