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11月9日,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 系列新闻发布会韩城专场,韩城市委副书记杨澎就韩城市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通报。
杨澎介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韩城市委、市政府立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深化细化“八个一批”帮扶要求,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制定出台了“五个全覆盖(贫困对象、产业增收、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幸福院建设全覆盖)、八个全保障(教育资助、健康医疗、民生兜底、扶残助残、安全住房、养老托管、基本权益、法律援助全保障)、一个全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配套)”的脱贫帮扶措施,探索实践脱贫攻坚的“韩城模式”,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先后荣获首批全国精准脱贫示范城市,“581”案例入编《脱贫攻坚成果报告(2018)》,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小康百强县市。目前,韩城市剩余621户919人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退出条件。
脱贫攻坚战中,韩城市不断优化脱贫攻坚的指挥、帮扶、落实机制,建立了市委常委包联镇办、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包联村一线“指导员”的帮扶机制,以及第一书记“双向选派”“双向管理”“双向培养”“双向激励”的工作机制,选派182名第一书记、104名驻村工作队员离岗驻村,充实大学生村官200名,筑牢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同时,组织市域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通过合作援建、就业带动、捐资助贫等方式,全面助力脱贫攻坚,特别是通过狠抓消费扶贫,让贫困群众增收明显。2019年韩城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5元。
“十三五”期间,韩城市实施各类产业扶贫项目,对有意愿发展生产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建成5个万亩花椒示范基地和60个花椒种植示范点,对贫困户种植实施了精准提质增效,实现贫困户以花椒为主、其他特色种养殖为辅的长、中、短期产业全覆盖。该市还通过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村和扶贫工厂,使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突破10万元的行政村超过60%。同时,发挥工业产业优势,通过专项招聘、技能培训、政策激励、公岗兜底等措施,帮助贫困户就业创业、增收脱贫,实现了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在全市8个政务大厅设立兜底保障“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逐户逐人摸排调查,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教育帮扶实现所有建档立卡户子女从学前到大学全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农村幸福院每年“以奖代补”投入运营,惠及老人突破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老人1600人。建成韩城市精神卫生医院,对贫困人口中的易肇事精神病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时解决贫困老人、独居老人、失独断代家庭养老托管问题,为困难群众开辟了一条“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绿色通道。
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贫困村道路建设工程、农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工程和饮水安全及提升工程,完成了村级动力电、客运班车、通讯、中心幼儿园、村级卫生室等一揽子公共设施配套。目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硬化道路和动力电通达率达到100%,通信网络、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1727户农户(其中贫困户400户)从土坯房、简易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所有行政村村庄清洁,村容村貌、家居环境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创建示范样板村24个,重点达标村79个,干净整洁村15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