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11月2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政府秘书长王小平就渭南市“12345”快速响应平台建设情况作了通报。
王小平介绍,搭建“12345”快速响应平台、组建快速响应部队,是渭南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实际,注重长远发展,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提升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而现实作用。
在平台建设中,渭南市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引进专业高尖技术,开展多轮研讨,打造了集咨询、投诉、求助、建议、举报等功能为一体的多渠道受理平台,在工作中,形成了独具渭南特色的“123456”工作模式。在党建“留心护根”工程引领,相关单位紧密配合下,快速响应平台工作专班采取直接整合、转移接听和并行接听的方式,对“123特服号”进行整合。
截至9月30日,24条“123特服号”整合任务基本完成。人民网书记留言、市政府网市长信箱与快速响应平台对接,“一号受理、一网通办、接诉即办”要求基本实现。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可采取线上“即接即复”和线下“交办答复”两条渠道办理。自7月10日平台割接至10月31日,共接有效工单67119件,其中即时答复61413件,交办答复5706件。在考核中,渭南市把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作为评价服务效能的重要指标。要求承办单位60分钟内响应交办单,一般事项3个工作日办结,较复杂事项5个工作日办结,复杂事项10个工作日办结。不能按时办结的给予相应扣分,直至扣完20分。市热线服务中心对工单进行百分百回访,满意度计入单位总分。
此外,渭南市成立了四级体系办理,目前全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网通办”的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同时,渭南市还建立了民生问题生成机制、清单审核交办机制、疑难工单两办督查室推进督办机制、承办单位沟通回复反馈机制、全覆盖好差评回访评价机制、办理结果通报发布机制,力促民生问题,快速响应,马上办理,闭环解决。
发布会上,渭南市大荔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段洪涛就快速响应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介绍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