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宁强县多措并举推动苏陕"消费扶贫"

发布时间:   作者:吴天文 张春荣 刘炳林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消费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直接增收、稳定脱贫重要途径,也是中西部经济薄弱地区融入东部大市场的一个契机。近年来,宁强县紧紧抓住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的机遇,与对口帮扶的南通市崇川区通过强化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参与、坚持市场运作、推动机制创新等形式,在消费扶贫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窗口式”——搭牢固定平台。针对宁强县扶贫产品市场信息不灵通、销售体系不健全、市场拓展难度大等短板弱项,通过在固定场所免费设立门店,达到常年促销的目的。在原港闸区、宁强县两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动员协调下,由宁强秦申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南通广电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南通市中心的奥斯莱斯广场开设了占地500平方米的“宁强文旅农产品展销中心(港闸旗舰店)”,是汉中结对县区中规模最大的产销对接平台,以“展销中心+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将贫困农户牢牢嵌入利益链条。该展销中心与宁强县20余家生产扶贫产品的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宁强及汉中的茶叶、天麻、蜂蜜、食用菌、羌绣等多种扶贫产品和多样文旅商品集中展示给南通市广大市民,被称为两地交流的“山海汇”。从2018年10月正式揭牌运营以来,产品持续受到南通市场的青睐,年销售额从最初的350万元飙升到2020年的1800万元,产品也由最初的120多种单品已经拓展到2020年的200多个品种,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700余万元,中心已与建行南通分行、南京报业集团、雨花台区农产品旗舰店、上海金百岁食品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今年,该展销中心又在上海闵行区设立了分中心,进一步拓展宁强农特产品在长三角的市场,同时将成为县域资源宣传推介、招商引资、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此外,县上还投入协作资金分别在西安、汉中等人群聚集地和设立了“宁强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和“宁强消费扶贫爱心商城”。借助苏陕扶贫协作的东风,消费扶贫“窗口”数量不断增加,宁强农特产品的知名度越来高。

阵地式——建优产品基地。宁强县地处汉江源头,境内气候温润,水源、土壤洁净度高,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中国名茶之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绿色、生态是宁强最靓丽的名片。现有4件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取得银杏、华细辛、茶叶地理标志证3个,多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但也存在品种多但产地分布散、单品供应量小的问题。县政府决定投入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资金300万元,支持国有企业陕西汉江之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消费扶贫产品直供基地。该公司发挥县级平台统筹功能,创建了“汉水羌山”商标,与10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余家农业专业合作社、40余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签订了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在8个贫困村建立了示范基地,建立起可追溯生产机制,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生产资料配送,统一回收渠道,确保产品品质。贫困户参与产前、产中建设,并分享各环节利润,获得增收。

发散式——激活网络通道。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贫困村、贫困户与消费群体架起供需对接平台。投入协作资金700万元,建成了县电商网红孵化中心,并打造巴山电商网红村,通过团团科技、抖音等平台运营,破解扶贫产品“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宁强农产品展销中心筛选出一批名优产品在南京建行善融商城线上销售,生成4590个订单并完成交易,交易金额约650万元;与南通政采网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入驻了“南通农业扶贫馆”线上商城,并通过建行善融商城网络平台尝试直播带货。同时,协作资金支持建设的汉江之源消费扶贫馆农特产品相继登陆国家扶贫832、中国农业银行消费扶贫商城、京东无界工厂、国家电网、教育部E帮扶、陕西粮农、供销社员网等电商平台。多点、多角度、多维度联结的数字经济的快速、便捷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带动了消费的增长。

直供式——落实政治责任。2020年以来,宁、崇两地党委、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在产业脱贫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可能出现农特产品大量发展而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等的矛盾,原港闸区商务局与宁强县经贸局签订了《消费扶贫协作协议》,共同推动政府定向采购,崇川区组织各级预算单位通过优先采购、预留采购份额方式,菜单式采购宁强县农特产品,并组织相关企业来宁考察消费扶贫10余批次,形成消费扶贫“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有为”的浓厚氛围。同时,宁强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县妇联等部门和有关镇办积极与崇川区相关部门和街道办对接,也签订了消费扶贫框架协议。截止今年10月底,对口帮扶地区“以购代捐”宁强农副产品已经突破100万元。此外,县级扶贫平台还与上海金恪集团签署了《“优县良品”宁强县扶贫农特产品供沪直通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统一组织货源,减少中间环节,使贫困村、贫困户的收益最大化。

引导式——做足宣传推介。一方面,宁强县与对口帮扶地区共同通过报刊、电视、微信公众号、社会扶贫网等大力宣传推介宁强的优质农特产品和优美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双方积极互动,签订协作协议加大消费扶贫的引导力度。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在结对帮扶地区筹办了宁强农产品展销会暨旅游推介会;组团参加了丝博会、汉中—长三角经济贸易、第四届南京智慧农业博览会、陕粤港奥等东部地区产销对接活动20余次。两地签订《文化旅游产业扶贫协作协议》,对口帮扶地区电视台安排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宁强文化旅游宣传片和以青木川传奇故事为背景的电视剧《一代枭雄》,开展了“港闸美·宁强靓”主题文化交流活动,宁强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激发起了南通人们对宁强的浓厚兴趣,宁强也面向南通籍游客制订了很多优惠政策,近两年来,境内南通游客明显增加。邀请江苏有关客商参加了“旅居在汉中”宁强专场活动,将宁强的产品、资源推向更大更广的东部市场。

链条式——补齐物流短板。投入苏陕扶贫协作资金,强化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升。一方面,以县级消费扶贫企业为主体建成了冷藏保鲜库270m3,购置中型冷链物流配送及其他运送车辆5台,改建仓储加工车间630㎡、配送中心180㎡,“宁强县消费扶贫工程仓储加工配送中心”初具雏形,农副产品的预冷和储藏保鲜能力大大提升,能有效延长货架期。另一方面,推动产地仓升级,在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了消费扶贫仓储物流中心,将于年底建成,明年投入使用,进一步增强全县的仓储、分拣、包装、初加工、运输等综合服务能力,带动产地和消费地以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为载体,形成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通讯员 吴天文 张春荣 刘炳林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