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合阳县:抗美援朝老兵肖天成在朝鲜的日日夜夜

发布时间:   作者:肖选仁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肖天成,男,汉族,1933年2月24日出生,现年88岁。家住陕西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高池村,原志愿军一军一师高射炮营一连汽车司机。

微信图片_20201028111607.jpg

10月23日,在国家隆重召开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之际,22日,我们采访了已经88岁高龄的肖天成老人,老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在朝参战的经历。以下是老人的讲述:


我小时候,家里贫穷,靠父亲租种土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常常缺衣少食。1947年秋,在马家庄小学读书,1950年秋在合阳初中读书。从小生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兵荒马乱的年代,吃尽了苦头,也耳闻了无数先辈英烈为拯救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感人事迹,触动了我立志长大当一名军人的心弦,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做一名有正气的战士。

1951年,我在合阳中学学习。5月的一天上午,学校召开师生大会,会议内容是宣讲抗美援朝的紧急形势,号召青年学生应征入伍,保家卫国。会后,我热血沸腾,心想是我实现军人理想的时候了,当天下午我就踊跃报名。随后顺利地通过各项应征检测,被批准入伍。我没告诉家人,也没回家,怕家人不同意,先后在合阳县、朝邑县,各待一个月接受新兵训练。在朝邑县训练时,家人知道了,母亲和二哥赶到朝邑县,在训练场边三人含泪见了一面。告别亲人后,在华阴火车站坐火车到天水;后乘汽车到青海西宁北的桥头镇营房,正式进行真枪实弹的军事训练。

微信图片_20201028111610.jpg

训练结束后,我被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第一野战军一军一师八团一营一连,彭德怀同志时任司令员,习仲勋同志任政治委员。1952年10月我随部队转移到东北的通化市,驻营2个月左右,进行入朝备战训练,学习简单的朝鲜口语、实战演练技术要领。隆冬时节,到朝鲜,上级把一、三军合并为一个军,我为一军一师师直高炮营(代号319)一连战土,职务是汽车司机助手。到马良山后,我们就处在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里。敌我两军力量实力悬殊极大,美军占空中优势、火炮优势,敌机昼夜不停地在头顶上空盘旋飞行,寻找目标投弹轰炸,封锁交通线,压制我军攻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先是采用毛主席的持久战,挖坑道,以防为主,战士们白天隐蔽在山上的坑道里,使敌机难以找到轰炸的目标,保存实力,我军根据敌情,抓住有利时机予以反击。

1953年3月5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逝世,美国军机借此在上空大肆散发传单,企图扰乱我军军心。这时我军接到上级命令,开始进行大反击战役,攻占马良山对面美军占领的高万山。这两座大山虽然相邻,但山势环境复杂险恶,满山石头,山路全是陡坡急弯,而且崎岖狭窄。再加上敌军防守严密,飞机轰炸更加疯狂,好多飞机不停地轮流飞行,投弹轰炸,不光投炸弹,还投三角钉、蝴蝶雷、定时炸弹、细菌弹、汽油弹等等,采取各种方式封锁山路,阻挡我军进攻。战士们高度警惕,不能随便出坑道,稍微不留神就会被敌机炸伤炸死。

微信图片_20201028111614.jpg

面对十分严峻的战情,我军采用毛主席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白天战土们不出坑道,夜间出击作战。不停地向前挖坑道,公路每隔一公里处设一个防空哨,一方面及时传递敌机情报,另一方面及时清除敌机投放的三角钉等破坏性东西,为我军战士进攻扫清路障。我是汽车司机,任务是开车拉高射炮及往前沿阵地运送弹药等战斗物资。山路开车十分难行,而且敌机不停地在上空轰炸。出车全是夜间,一接到命令就立即开车出发,一听到防空枪声信号,立马灭灯停车,开车战士将生死置身度外,手握方向盘注意力高度集中,要是一不小心,车就会离路翻滚山下,或被敌机炸毁身亡。由于我在各项训练中,勤学苦练,功夫过硬,驾驶技术熟练,每次战斗出车都能圆满完成任务,有几次都是化险为夷。由于我军官兵英勇顽强,克服了千难万险,节节修挖坑道,层层往高万山上进攻,浴血战斗,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终于攻上高万山山顶,消灭了敌军,夺取了战役的全胜,逼迫美军在1953年7月27日宣布停战。

停战后,为防止美军反攻,我随部队继续守卫在朝鲜战场上,直至1957年元月回国。

在朝鲜期间,我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1953年12月28日,因在业务学习中能钻研苦练,掌握原理,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4月1日在拥政爱民中我高炮营全体同志建立功绩,集体荣获二等功一次;1955年3月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步兵第一师师直第三届庆功大会的奖励;1955年6月受到朝鲜政府的嘉奖。这些荣誉的取得,既是上级领导对我工作的肯定与鼓励,也包含着自己的心血,内心感到欣慰与自豪!

微信图片_20201028111618.jpg

1957年1月,我执行上级命令,离朝回国,被先后分配到西藏和新疆支援边疆建没。1959年1月,党中央发出支援农业第一线的伟大号召,我申请回乡,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发展家乡经济,建设美好家园。1961年到1969年担任生产队会计;1970年给村上建面粉厂;72年修建三联泵抽水站;76年买榨油机改建大队油房;79年给村上买汽车拉运资物,给抽黄工地拉石头等等。70年代当村大队长期间还先后带领村上民工在独店、秦家河等地修铁路,填筑太里村千米大坝,挖抽黄总干渠等大型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公社营部分配的任务。总之,为发展村上的经济和改善民生条件,不辞劳苦,奉献了自己的才智与技能,受到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好评。这一生无怨无悔!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培养教育和英明领导。特别是多年来党和政府、朝鲜人民没有忘记我们,对我们老志愿军战土非常关怀和爱护,不断提高生活待遇,我打心眼里感激不尽。

今后,我要在生命有限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奉献余热,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携手家人共圆中国梦!

编辑:小树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