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10月25日,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携手筑梦 共续春天故事”同阳洲长篇纪实小说《生存壮歌》研讨会。原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李仲谋,原陕西省作协《小说评论》主编李星,原陕西省电视台副台长张书省,原陕西省作协创作研究室主任邢小利,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张艳茜,陕西省文联《陕西文艺界》主编苗海军,各界导报社副总编远村,渭南市文联秘书长杨洋以及文艺评论家、作家及专家等文化界人士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柏峰主持研讨会。
同阳洲,又名同洋州,76岁,省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华州区作协副主席。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从事乡村教育三十年”荣誉证书,入选陕西省文学创作百人计划,被渭南市文联评为“2018年度文联系统文艺创作先进个人”。先后在报刊上发表诗歌、小说等作品100多篇,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故土风情》,中篇小说集《河东河西》《民办情节》,编写连环画脚本《渭华起义》《人民英雄刘志丹》《西北火种》并出版。在其古稀之年,为文坛奉献出长篇传记小说《生存壮歌》,被专家学者称之为“几十年难得一见的佳作”。
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同阳洲的长篇纪实小说《生存壮歌》展开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同阳洲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创作出45万余字的《生存壮歌》,这种锲而不舍,勤奋钻研创作的精神让人感动。《生存壮歌》是一部厚重的值得阅读的作品,虽然作品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李仲谋认为作者塑造了一位由于社会历史的特殊原因而沉沦下层的小人物形象,真实地描述出其命运曲折而坎坷的一生,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李星认为,这是一部“荒诞年月里的荒诞人生故事”;邢小利从时代与人的关系等角度论述了这部长篇小说,指出了这部长篇小说在时代背景的描写上缺乏如同《白鹿原》那样的厚重和对整体历史趋向的把握,认为这是一部充满了泥土清香的文学作品;张艳茜的评论,全面而中肯,认为这部小说具有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价值;柏峰从叙述学的角度,对《生存壮歌》进行了论析,认为作者能够把握以时间为故事的发展轴线,把故事“镶嵌”在特定的“空间”之中,有虚有实、虚实相间地进行艺术描写,认为作者深受我国的古典小说叙述的影响,这是这部小说潜在的美学内因。远村、苗雨等从不同的侧面对《生存壮歌》的艺术与人物的塑造和描写发表了看法。
随后,同阳洲向各位专家的评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渭南市图书馆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