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编辑 来源:新华网
11月11日,杨昌芹(中)在非遗赤水竹编培训基地与同事交流竹编技艺。
“90后”苗族姑娘杨昌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2007年,杨昌芹从家乡来到贵州赤水市学习竹编,从此扎根竹乡赤水,传承竹编非遗技艺。 赤水市现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竹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看到了竹产业商机的杨昌芹在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创办非遗赤水竹编培训基地,带领周边村民发展竹编产业,共同创收。 杨昌芹说,经过杀青、破篾、染色、拉丝、编织等20多道工序后制成的竹编工艺品,价值可达几百甚至几千元。如今,杨昌芹的竹编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拓宽了销售渠道,还开设起免费培训班让乡亲们学习竹编。在杨昌芹的带动下,不少村民靠着竹编增收致富。
11月11日,杨昌芹(右一)在非遗赤水竹编培训基地指导学员学习竹编。
编辑: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