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开学前先给师者上课

发布时间:   作者:靳民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见习记者 靳民)8月31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雅居乐分校邀请台湾孔子学院院长、孔子第七十八代子孙孔维勤博士举办了专题讲座,给在校老师培训如何开启童蒙国学经典教育。在开学季,西电附小雅居乐分校举办国学讲座,其目的是提升教师对国学的理解,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用孩子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讲解蕴含的道理,真正的做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娃娃抓起。

孔维勤曾任台湾辅仁大学、东吴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退休后,他效法孔子民间讲学,传道受业解惑,提倡国学经世致用,尤其重视童蒙国学经典教育,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孔维勤站在讲台,达观乐天向上的气质在他张口就来的的经典原句中化为具体的形象,而当难懂费解的句子被他拆解为一个个灵动的汉字娓娓道来时,国学就像他满脸的笑容可爱活泼有生气。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字化约、经验多样、体会深刻,孩子学习当中,可以理解应用吗?”他自己提问自己,并回答到:“作为老师讲解经典时,要把经典古文藏起来,每一堂课,紧扣一个主题,和孩子分享讨论之前,先把经典藏起来。等到答案呼之欲出的时候,孩子要用柔软的心去体会。心思柔软,才可能感怀生命,体会义理。在孩子成长的经验中,可以领受,而且充分讨论的经典文字,再透过视讯、绘本与活动和孩子分享,语汇、情境贴合孩子的经验;多样、富创意的呈现,丰富孩子的心灵。透过提示及对话等方式唤起孩子内在的情感和体会。”

作为孔子的后裔,孔维勤虽然儒释道具通,但他更为推崇《论语》。《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承载,“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古人对《论语》的评价。孔维勤则通过“孔”字的象形会意,生动地给出了他对《论语》的评价:“孔字的象形是一个幼儿在吃奶,孔者洞也,孩子吃奶的急是饥,而孔则是通过管道输出。孔,通也。只有通互相才能给予。所以我一直觉得孔子的《论语》是中国最大的奶瓶,几千年来哺乳着我们中国人。作为孔子的后人,希望为人师者能够薪火相传,让我们的孩子接过这一棒!”

孔维勤不但为西电附小雅居乐分校的老师们带来了经典演讲,而且还附带可操作性的方案,最后将他的个人著作《给孩子的论语》(西安出版社)一书赠送给该校老师。

据悉,《给孩子的论语》一书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理解《论语》的精髓,孔维勤专门在录音棚,对全书中的重要部分(共101则)进行了录制,音频讲解帮助孩子理解《论语》。《给孩子的论语》完全打破了教条式的灌输,让孩子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活。孔维勤以深厚的国学底蕴和对孔子思想的研读,用生活化的语言阐释了《论语》在现今社会以及成长中的孩子的教育意义,并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编辑:子墨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