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的大洼

发布时间:   作者:赵华刚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八年前的一个周末,我随作协去大洼村采风,本想领略下声名大噪的城堡民居和山村立交桥,没想到那次旅行,正好遇见了一场民间演出,那场演出精彩绝伦,真是惊艳了不少人,让古朴的大洼也插上了舞动的翅膀。 
  大洼村位于太行深山区的河北涉县更乐镇境内,距我住的地方也就一百多里地,可走起来,就像穿越一条时空的隧道,一如走进恍如隔世的慢生活里。当层叠的梯田,缥缈的炊烟,健硕的毛驴从我眼前闪过时,让我找回了一种曾经熟悉的画面,这种画面在我小时候的书本上看到过,在我童年的岁月里遇见过。顿时,我的心旌有了难得的恬淡和绵长。 
  沿着迤逦的柏油路一路前行,位于孔子峰脚下的一个山村,那就是大洼了。此时的大洼,蛰伏在梯田、炊烟、毛驴的故乡里,显得静谧而祥和。 
  临近中午,家家户户腾起了袅袅炊烟,知了高低缓冲的聒噪,使村子显得异常宁静。站在高处放眼梯田,人们正朝着炊烟的方向走在阡陌上,花花绿绿的衣服在苍翠的草木间跳跃着,舞动着,若隐若现,他们或荷锄行吟,或偏跨驴背,形成了一副悠闲自在的大山写意。 
  由于村委会的门没开,村里先安排我们暂时在一老人家里歇歇脚。老人家的小院收拾得非常干净利索,院子里用碎石砌筑的院面几乎看不到一粒尘土。他的四合院虽小,却很精致,墙壁全是用料石砌筑的,几块明亮的玻璃镶嵌在墙上,把院子映照得像一座天井。老人抓了把柴火去引火做饭,这时,他的儿子也牵着驴回到门口,驴一声响鼻后,小孩在炊烟的弥漫下跑了出来,怔怔地看着长辈从驮子上卸东西。 
  这时,村里的大喇叭开始广播了:午饭后,村里要有客人来,各家各户要准备节目。老人急忙走出烟熏火燎的厨房,侧耳细听大喇叭广播,完毕,他高兴地唤了声他的孙子,又急急地拎出一根小拇指粗细的长绳,使劲拽了下绳子,还算壮实。 
  老人抚摸着孙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下午一定要操个心,孙子望着爷爷沧桑的脸,默默地只点头。我不明白绳子是干啥用的,只知道或许与下午的演出有关。 
  在村委会吃完饭后,我们沿着石阶来到了剧院。此时的戏台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道具,村民门围着这些道具在忙碌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坐在戏台沿上,耷拉着腿,注视着眼前的外乡人,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大人们忙着往小孩儿脸上涂抹胭脂,小孩儿们也都乖乖地伸着脖子仰着脸。人群中,我看到那位老人正用绳子捆扎他孙子腿上的高跷,哦,原来绳子是干这用的,老人把高跷缠得一圈一圈的,手法娴熟得就像捆扎豆蔻年华的三寸金莲。 
  演出现场设在立交桥下,主席台前坐满了刚刚赶到的观摩评审团。一时间,人们将小桥围得走不过人。当铿锵的锣鼓响起来时,整个大洼村沸腾了。映着黢黑巍峨的一排排石墙,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扭秧歌、划旱船、跑竹马,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出场的高跷队。这些踩高跷的孩子们,脸上涂着明艳的油彩,身着色彩斑斓的戏服,在激昂的鼓点中,他们凌空而舞,一会踩成了一字形,一会踩成了十字形,一会踩成了旋转的风筝,一会踩成了绽放的花朵,他们形态各异,变幻多姿,现场掌声雷动。和着这群孩子们一次次的华丽转身,一条条戏服上的水袖在风中律动,形成了身和影的视觉凝固,俨然一群身轻如蝶,低飞盘旋的快乐雏燕。 
  这场演出直到傍晚才结束,曲终人散后,很多人意犹未尽,这也让我多年后时常想起那个舞动的大洼。如今,大洼村已是省级古村落之一。追溯它的荣耀与光环,我觉得大洼村的每一个人都是宣传大洼的一张名片,那种沾着烟火气传承下来的勤劳、善良、质朴与好客的民风,定是村子的灵魂,还有那些踩高跷的孩子们,这些年不管走到哪里,我想他们都不会忘记年少时的故乡。

编辑:庞阿倩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