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飞架金水沟

发布时间:   作者:李康美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金水沟都是合阳县的象征。

曾经金水沟之下的盘旋长坡,如今的“三”桥飞架变通途,这首先就是合阳县飞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微信图片_20200728105031.jpg

所以,说合阳,我立即就会想到金水沟,想到金水沟的今昔巨变。 至今,我已经说不清有多少次踏进过合阳县的土地,可是第一次去合阳的记忆依然恍然如昨。

那仅仅是八十年代中期的经历,现在想起来却有了隔世的感觉,心头掠过的还是遥远的焦虑,以及浑身的酸痛和劳累。

那时候没有高速公路,从渭南到合阳,搭乘长途公共汽车,竟然要历经七八个小时的颠簸。好不容易进入了合阳的地盘,同车的旅客忽然发出激动的议论说:瞧瞧,前边就是金水沟,翻过沟很快就是合阳县城。我也顿觉轻松地想,长途的折磨终于到头了。

可是当车子慢慢减速驶入下坡的盘旋公路时,全车的旅客又开始东倒西歪,随着汽车的不停拐弯,几乎就摇动着每个人的五脏六腑,甚至有些人又出现晕车。真是出乎我的预料,实在难以想象翻越金水沟的过程竟是那么地艰难,艰难就会越发感到时间的漫长。

终于驶入那边的坡顶,回头望去,我知道返回渭南时还要经历同样的困境,心里仍然是不寒而栗。作为外来的匆匆过客,那样的艰难也只是一瞬间的体验,而几十万合阳人民,他们却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了世世代代。
  九十年代中期,合阳的朋友又邀请我去合阳走一趟,我仍然心有余悸地说,现在的公路是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全程的时间也可能大幅度减少,可是一想起你们的金水沟,我还是想打退堂鼓。朋友就哈哈笑了说,原来的金水沟公路,以后就成为落后闭塞的历史代名词,说了不算,你亲眼看看就知道了。

这一次目的地合阳县的出行还换成了小车,行车的时间果然就减少了一大半,来到金水沟刚刚竣工不久的大桥上,简直是让每一个同行的朋友喜出望外,激情澎湃。只见是一桥飞架南北,合阳县和外界的连接,已经是彻底天堑变通途。巍峨壮观的金水沟大桥,不是在沟底的金水河上小打小闹,而是从这边的沟岸几乎平行地架设过去,把一百多米深的大沟完全甩进车轮之下,往昔108国道金水沟的路段就成为古老的历史遗迹。 

朋友介绍说,金水沟大桥距离沟底最深处是97米,在那个年代,曾经号称为亚洲第一高桥。桥面全长855米,我不禁又在心里计算着第一次翻越金水沟的长度和时间,由于沟底的公路在修建时必须尽量放缓坡度,由于崎岖的盘旋和环绕,那么过去翻越金水沟的公路,其长度肯定就是如今桥面的六七倍,何况在那样的道路上行驶,其时间又何止多出10倍20倍呀!
  紧接着,西禹高速公路又建成通车,那条高速公路,也从合阳的领域上经过,也一桥飞架金水沟,这无疑就给出行合阳和合阳人民的外出旅行,增加了更多更快速的选择。

加上新108国道金水沟大桥,至此,在合阳县境内,就拥有了三座颇具现代化气度的金水沟大桥,尤其是高速连接着高速,合阳也就连接着全国,连接着世界。当然,合阳县的经济发展,旅游事业,也就融入进更宽更广的范围,比如现在已经声名远扬的洽川风景区,每遇节假日,外来的旅客都会络绎不绝。 说到洽川风景区,就必然要说起处女泉,如果把洽川风景区比作渭北高原的一颗明珠,那么处女泉就是明珠中的明珠了。

微信图片_20200728105039.jpg

在洽川风景名胜区诸多的景观中,处女泉最早被开发被利用,围绕处女泉,然后才有了洽川风景区的扩大和发展。

这让我又想起第一次见识处女泉的兴奋和迷恋。想起当初的处女泉,我突然就对第一次去合阳县有了明晰的记忆———肯定已经是严寒的冬季。到了合阳,朋友们就要找一个好玩的去处。那时候整个旅游业才刚刚兴起,许多文物古迹还仍然是残垣断壁,一片瓦砾,所说只有处女泉归属于自然风貌,大家这就奔处女泉而去了。

我只所以回忆起是冬季,是因为我清楚地记得,处女泉周围的枯草上覆盖着积雪,仍然飘落的雪花,在处女泉的水面上形成了奇特的景致。绿色的水面一片氤氲,雪花落在半空就融化成水珠,在水面击打出细微的涟漪。更加奇怪的是,冬天的处女泉竟然蒸腾着隐隐的雾霭,我们就好像伫立在夏天和冬天的两个世界。
  陪同的朋友这才告诉我,处女泉实际上是温泉,常年水温保持在30度左右,水中有无数个泉眼,大点的泉眼可以把人冲浮起来,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只要保持安静的心态,放松四肢平躺在泉眼之上,也没有下沉淹没的危险。

洽川本来就是原始的黄河湿地,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芦苇荡,处女泉周围也全是茂密的芦苇,何况那时候的游客还非常稀少,冬天的季节就更加是人迹罕至了。我们就纷纷脱掉衣服,在温馨的处女泉中开始了打闹和嬉戏,举起双臂,立即就是嗖嗖的寒意,淹没水中,又享受着天然的温泉冲浪了。

由于那时候还纯粹属于自然景观,处女泉岸边就没有遮风御寒的设施,脱衣下水的寒冷只是一瞬间的感觉,可是浑身湿淋淋的从水中上岸后,由于没有带擦干身子的毛巾或浴巾,就必须在岸边把身子的水珠抹掉,在数分钟的等待中,我们就被冻得全身哆嗦,牙齿也嘟嘟嘟地上下发抖,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地天真和可笑。 

尔后再去处女泉,那儿已经变成了合阳县的旅游事业,岸边增设了更衣室,洗浴间,一切的管理井然有序,虽然我每次都看到下水的游客如同下饺子的热烈场景,但是每一个游客仍然乐此不彼,享受了夏天的乐趣,还会再来寻求冬天的刺激。

以处女泉为起因,又发展成洽川旅游风景区,把这儿打造成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观了。每每重游处女泉,我都会为合阳人民高兴,这是上天赐给合阳人民的福气吧?但是我还会每每联想到金水沟大桥,如果没有那三座平步直通的金水沟大桥,我想来自远方的游客还会望而生畏,洽川风景区和处女泉也不会有今天的发达和盛况空前了。

微信图片_20200728105044.jpg

近几年去合阳的机会越来越多,也了解了合阳许多地方的人文景观,风土民情。可是如果把话题仍然回到“大桥飞架金水沟”的时代感和时代步伐,我就想再说说合阳人的胸怀和视野。直通外部世界的现代化大桥,不仅仅方便了合阳人的生存和生活,也让合阳人看清认准了摆脱贫困的精神和门路。
   2018年8月份,我曾随同几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走访过合阳县几个贫困村,亲眼目睹了脱贫攻坚的感人场景。万亩牡丹种植园;颇具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还有大棚蔬菜大棚瓜果等等等等。昔日在城市苦苦打工的农民工,现在又回到家乡当起自己土地的主人。他们把土地流转成一个适用于大农业,适用于现代科学的致富之路,这才是令人喜悦的大格局,大视野,大未来。

这次去合阳采访和调研,城市东北角的“移民搬迁小区”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把边远贫穷的农民迁进城,让那么多曾经苦苦挣扎在干旱源区或者山沟沟里的农民群众,首先安宁尊严的居住下来,住进城市,住进高楼,住进如同花园搬的小区,然后还给他们提供经济收入的来源,专门以扶贫为目的的企业也把他们部分人招为工人……这实在是一个大谋略,更是一劳永逸的大举措。

金水沟,三桥横架南北……

(李康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渭南市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有600多万字的作品问世,并多次获奖)


编辑:大风  庞阿倩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