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坚禅师碑》,全称《唐故招圣寺大德慧坚禅师碑铭并序》。额题隶书“唐故招圣寺大德慧坚禅师碑”,碑为螭首方趺,竖方形,通高299厘米、宽91厘米、厚27厘米。29行,满行57字,行书。刻立于唐宪宗李纯元和元年(806年),徐岱撰文,孙藏器书,玉册官强琼镌刻。1945年出土于西安市西郊,1948年入藏西安碑林,《西安碑林全集》《西安碑林名碑书法艺术赏析》有著录。
《慧坚禅师碑》叙述了佛教禅宗的代表人物慧坚禅师的身世及其佛门的事迹和言论,还有受唐睿宗李旦、唐德宗李适器重的情况。碑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一为序文,记述佛门“哲理”以及佛门世祖传播佛事之迹;二为正文,记述慧坚禅师的生平及佛事业绩。
慧坚禅师(718-792)为禅宗的八代弟子。碑文载,他弱冠离家求佛,遇禅宗七祖神会大师付以心要。初住洛阳圣善寺,后在大历时至长安,住化度、慧日二寺。大历年间代宗诏命移居招圣寺,尊为宗师。贞元初,曾为宫中太子等讲禅。唐德宗李适贞元八年(792)正月卒,享年七十四岁。弟子普济等建塔于长安龙首西原,并立此碑。
孙藏器,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附近)人,是唐代安南都护刘延佑的从弟,是唐宪宗李纯时人,曾官奉义郎、侍御史、试詹事府司直、迁比部员外郎。官至宋州司马。事刑律,擅行书。《全唐书》收入孙藏器著文有《对恤刑策》《对刑法得失策》《对往代为刑是非策》等,他的法学思想是反对以情代法、朝令夕改的做法。孙藏器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书法家。西安碑林还收藏有他书写的《秦朝俭墓志》《骆夫人墓志》两方墓志,反映了孙藏器行书的艺术风貌。
从书法角度来观察,孙藏器的笔法源自二王,有明显的《怀仁集王圣教序碑》特征。《慧坚禅师碑》行中有楷,一气呵成,笔势俊美和畅,行云流水,得二王悠然飘逸之韵味。另因碑石保存完好,笔画清晰,所以自出土以来深受书法界瞩目。其书法特点有六:
其一,笔势流动。《慧坚禅师碑》不仅笔画省简,而且用笔活泼爽利,体现出了孙藏器深湛的书法功夫。此碑书写极其熟练,起笔、收笔、行笔有一种流动感,形成了动态极强的笔势。
其二,虚实相间。点画内敛,减省楷法,有轻有重,有收有放,虚实相间,别具意韵。
其三,体态多变。《慧坚禅师碑》每一字皆各具体势。《十体书断》说:“行书必务从简易,相间流行。”孙藏器的行书正符合行书的这一特点。
其四,有行楷书的特点,富有意趣。受中唐书坛“尚实”精神影响的孙藏器行书,服从了唐代楷书,继承“钟王”笔法和风格,多有楷书笔意。孙藏器不失为中唐时期一位重要的行书名家。
其五,气息简静。此碑书写用笔快,写字快则易失势,快还易躁,然而此碑运笔虽快,却不感急躁,而且气息简静安详,彰显了孙藏器高深的书法修养。
其六,尚存在不足之处,大小安排缺少变化。此碑单字很好,但通篇看来,每字基本一样大,缺少大小欹侧穿插避让变化,有平淡乏味之感。
整理:薛鑫 资料来源:王冰《西安碑林名碑书法艺术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