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郝彦丰)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山村,一对姐弟到了上学的年龄却不能入学,姐姐因身体残疾,弟弟因家庭特殊情况。之后,在扶贫干部、一线教师等人的真情帮扶下,姐弟俩终于实现了求学愿望……
这是微电影《紫穗花开》的主要故事情节,2019年播出后感动了众多观众。本部影片由榆阳区教体、扶贫等部门出品,根据真实帮扶事迹改编,其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该区麻黄梁镇通过接受“送教上门”开启新生活的残疾女童段玉芹。
针对段玉芹的实际情况,麻黄梁镇教育支部专门制定了教学方案,实施每周送教一次,使她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目前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也让这个贫困家庭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教育扶贫的益处。
“送教上门”正是麻黄梁镇教育扶贫工作的亮点之一,主要针对重度残疾儿童等创新实施的教育方式,既解决了特殊家庭的教育困难,又有利于对残疾儿童因材施教。为确保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该镇还推行“六落实”制度,即要求辖区各校(园)严格落实服务教师、服务对象、服务计划、服务课时、服务教案、服务手册。
控辍保学是教育扶贫的基础。对此,麻黄梁镇建立了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度和报告制度,由校(园)长担任本校(园)控辍保学第一责任人。同时,各校(园)建立学籍管理动态监测机制,对入学新生及时建立电子学籍,详细核实和记录转出、转入等变动情况。
在教育扶贫结对帮扶上,麻黄梁镇也创新形式,深入开展全员帮扶行动,将各校(园)教师均列为结对帮扶主体,重点帮扶建档立卡户学生和留守儿童,全面构建“一对一”帮扶模式。目前,教师定期走访帮扶贫困生家庭,在学生中同时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这已成为该镇教育事业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在教育扶贫路上,我们决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也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因身体残疾而不能入学的适龄儿童。”麻黄梁镇教育支部书记、教育专干郭兴荣说。当前,全镇教育系统正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主线,查补短板、巩固成果,全力谱写教育扶贫新篇章。
据了解,麻黄梁镇目前共有7所学校,包括1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3所幼儿园,有建档立卡学生26人、残疾儿童6人,适龄儿童失学辍学率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