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陕西人来说,秦岭是家门口的风景,是财富、更是精神后花园。如果没有对秦岭七十二峪拥有过疯狂畅想,似乎都不能坦然开口称自己是一名合格的户外爱好者。逛秦岭、看秦岭、赏秦岭、拍秦岭已是老陕的生活习惯之一。
但秦岭的美太博大深奥以及太玄妙了,正如人无法在同一时间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我们也总是很难在秦岭里看见完全一样的风景。
微波站观鹿角梁美景 网友 醉酒仙 拍摄
鹿角梁位于 秦岭 腹地分水岭西南,海拔2700米,是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西段的一段山梁,因形似鹿角而得名,也是长安区、 宁陕 县的分界线,高冠河的源头所在地。鹿角梁人迹罕至,植被原始,冷杉林风骨峥嵘,大草甸山花烂漫。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方净土。
微波站观鹿角梁美景 网友 醉酒仙 拍摄
微波站观鹿角梁美景 网友 醉酒仙 拍摄
微波站观鹿角梁美景 华商网友 醉酒仙 拍摄
太白积雪,关中八景之一 太白山拔仙台 拍摄
拔仙台是秦岭主峰太白山的最高顶,海拔3767.2米,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早观日出,晚看夕阳,流光溢彩,霞光万丈,令人心旷神。
太白积雪,关中八景之一
关中八景之“华岳仙掌” 网友 摄近求远拍摄
秦岭喀斯特地貌—北羊山 网友 名将行 拍摄
秦岭南麓腹地有南北羊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南北羊山风格迥异的形貌特点。
北羊山的石芽、石林、高山喀斯特丘陵、溶沟、干谷、河流交错纵横,石林栉风沐雨,蔚然成林,宛如一座石头的王国。
南羊山上峰林俊秀、水草茂盛,草原森林交相辉映,万亩草甸宽阔延绵,草荡森林交相辉映,更像隐世桃源一般。
北羊山也叫北阳山,最高海拔(关山)1920米,该地石芽、石林、峰林、高山喀斯特丘陵、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小盆地、溶洞、地下河等特征鲜明,溶沟和石芽遍及山野,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和干谷分布广泛,天坑和竖井特点鲜明,峰林和峰丛星罗棋布,溶洞与暗河纵横交错,地表景观呈现出多样性,植物垂直分布鲜明,峰林相间颇具特色,高山草场平缓广阔,河谷峡谷蜿蜒曲折。
秦岭喀斯特地貌—北羊山 网友 名将行 拍摄
喀斯特地貌景区位于西口、茅坪、青铜关交界的北阳山地区,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地质研究点,1991年世界上15个国家的专家曾到此进行过专门考察。
十万亩大草甸—南羊山 网友 名将行 拍摄
南羊山山顶草甸密布相连,路险且林深洞幽,其主峰海拔2358.4米,被称为旬阳屋脊。
羊山坪像个花园,有高茂的原始森林、奇石峡谷、丘陵盆地、洼池草甸等景观组成。
十万亩大草甸—南羊山 网友 名将行 拍摄
据说羊山坪有七十二个洼地,七十二处景色,草木山石,形态万千。
山脚有汉江、旬河、蜀河、竹简、公馆五水缠绕。
山上主要是栎树、桦树、松树等,高山山顶上还有杉树,山坡下多是灌木带。
平均海拔2000多米,四季风光各异,在顶峰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了岩溶洼地、丘陵、漏斗、落水洞等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区。
南北羊山都流传着汉相张良的故事
传说西汉立国之后,张良功成身退,辟谷修道,隐居羊山。
汉高祖刘邦感念张良,曾经多次到此寻访,骑马越秦岭,沿乾佑河入镇安。
张良闻知,恐怕山路艰险,圣驾劳顿,遣人赶在今铁厂镇庄河村拦驾,此地因此得名拦马河。
刘邦执意要见张良,张良无奈,只得在今青铜关镇月西村的剑锋垭下拜见刘邦(剑锋垭下小山梁得地名“圣驾梁”)。
君臣二人欣赏着如画的美景,谈论着国家大事,沿北羊山走到水阁凉亭,顺官厅河而下。
在公馆(原属镇安辖地,今归旬阳县管辖)住下,张良设宴,君臣依依惜别。
青砖黑瓦 网友 名将行 拍摄
蜀河古镇,北依秦岭,南望巴山,汉水之滨, 一个被历史遗忘于黄金水道上的古镇。汉时置县,中兴于明代,繁华于清朝中末,因其所处地域优势,是鄂、陕、川三地物流交汇的重要中转集散之地,物流的畅通,带来文化的交融,各地商贾纷至沓来,修建会馆,成为各地乡党们拉帮结派、倾听乡音的场所,民国末年,群雄四起,逐鹿陕南,期间政府不平衡统治和军阀设卡,数十年对商业影响极大,一时间商贸凋敝,各大商户纷纷外迁,以避战乱,至今仅留青砖黑瓦向人们诉说着昔日辉煌的岁月!
羊山周边村落的梯田 名将行 拍摄
羊山脚下的大部分地方都是这种地貌,有的地方峰林高大,石芽突出集密,山上植被多以杉类、白桦、华山松、黄花栗、草甸蔓草为主,山的南北坡多干谷少水,农田以梯田为主,种植玉米、小麦、黄豆等农作物。
清泉石上流 网友 名将行 拍摄
万山红遍 网友 醉酒仙 拍摄
层林尽染 网友 醉酒仙 拍摄
网友 醉酒仙 拍摄
网友 醉酒仙 拍摄
雾凇奇观和雾里东梁南梁的景色 网友 名将行 拍摄
十二月,大雾,高山飘雪。东梁海拔2964米,因位于户县、宁陕、周至三县交界的秦岭梁以东而得名。南梁风景较东梁原始,地势平缓,呈条状山岭。东南梁串连成一片广褒草甸以及脊梁两侧 南草北木 的草木特征,行走其中,犹如地毯。
雾凇奇观和雾里东梁南梁的景色 华商网友 名将行 拍摄
雾凇奇观和雾里东梁南梁的景色 华商网友 名将行 拍摄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