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上海回来,好多朋友见面都会问同一个问题:跟团还是自由行?我笑笑答:当然是自由行了。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小儿太小,常常不听指挥,且突发状况较多,不得不考虑散漫式的旅行;二是因为跟团太累,常常像极了催命鬼,一个景点还没有饱览,就能听见导游那熟悉的声音“走了走了”,弄得人忒不得劲。更何况,随团的好处主要就是事事不必操心,只要交钱即可,但大多数情况下还会遇到购物的勾当,更加让旅行多了几分败兴。
于是,与其跟团,真不如自由地旅行了。而这次的经历显然也告诉我一个基本的事实:自由行走的脚步常常可以随心所欲,真有了苏东坡的那种“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漫无目的,却可以率性快乐,愉悦自身。从今往后,我认为只要大致计划好来去往返,就不愁旅游的艰难了。
有朋友谈了一个很奇怪的观点:跟团旅行看的景点多,自由行看的少。这当然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出去旅行,凡是团购带去的地方,自然很多人前往,人流涌动,摩肩接踵,真有一种挥汗如雨、满眼皆头的感受了,哪里还有什么趣味。
很多年前的世界里,没有车马萧萧,没有组团忽悠,有的只是满腔热血,有的只是一心想往,就这样,很多人毅然决然踏入江湖,走近那些未知深浅的绝境险地,然后以地为席,视天为盖,用自己文墨之心,点染着魅力天下。他们让后世很多人铭记于心,只因为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人文历史,还有地理结构,甚至还有系列美谈。整个世界为之倾倒千年。
那里面有孔子孟子荀子庄子老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百家,有厌倦官场回归故园的陶渊明,有啸傲山林游戏人生的竹林七贤,有仗剑走天涯的李白,有漂泊凋残的杜甫,有寄情山水睥睨天下的王维孟浩然,有一路行走过一生的苏东坡,有壮怀激烈而后醉心农桑的辛弃疾,有一生奔走各地的徐霞客,有流连雅俗穿越生命之尘的弘一法师……太多的人把他们的故事雕刻成历史的印章,他们是那许许久久站立在风景之中的雕塑。
而我们呢?常常在到达之后依然追问为何出发,又或者我们根本就已经被车流淹没在繁杂的尘俗之下。我们根本搞不清为什么旅行。
旅行绝非走马观花,以看过了多少景致为荣。旅行实际上,也只是一种精神的慰藉,一种自我束缚的脱解,一种自我认知的开发。
旅行就是旅行,行旅之上唯有见之则喜,不见亦不觉遗憾与怅然。这才是最应该保持的心态,更是我们面对事物的一种坦诚的相遇与交流。
很多时候,我还能想到清朝那个拖着长辫子的枯瘦老头——郑板桥,这个以画竹为乐的老人,优哉游哉,骑着毛驴,任凭散乱的脚步走遍四面八方。
骑着毛驴看风景,看到的一定尽是沿途的风景。
风景常常不在景区,更多的风景在旅途。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