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来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惊蛰不愧是第三个节气,它预示着万物萌动,百虫复苏。农人有谚语说道:“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当然惊蛰这一天不一定打雷,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到处都是鸟鸣声,懒人也该被闹醒了;路边的柳树绿了,玉兰花、杏花、桃花次第开放,再迟钝的人也会感受到春回大地。
说到惊蛰,就不能不说说冬眠。其实,冬眠也叫“冬蛰”。它指的是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动物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冬眠时,一些异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几乎到0℃),全身呈麻痹状态。
人类是万物之灵,没有冬眠的习惯,甚至相反,到了冬季,接近年底,为了完成既定的任务,或追赶超越,或为了加强交流增进友谊,反而活动更频繁,干得更欢实。什么三线兵千人聚会、万人宴……似乎忘了圣贤关于冬藏的古训。刚刚过去的冬季,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人们不得不宅在家里,体会了一次冬眠的滋味,享受了一次冬蛰的待遇。
其实古代圣贤在经典中早就有训导,《周易》乾卦中就指出:潜龙,勿用。意思是说:龙尚潜伏在水中,宜于养精蓄锐,暂时不能发挥作用。此卦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乾卦又曰:亢龙,有悔。意思是:龙飞到过高的位置就必然后悔。意味着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尽头,就必然走向反面。迄今全球因为新冠肺炎已死亡3000余人,难道人类不应当悔恨和反思吗?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笔者对汉语也许敏感,越想越觉得“惊蛰”二字有意思。万物和人一样,都有惰性,一个漫长的冬眠似乎意犹未尽,即使春天来了,依然“春眠不觉晓”,怎么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你不自醒自觉,那么,就让鸟鸣声唤醒你,还不行的话,就打雷惊醒你。内因是动力,外因也是动力,只不过是反动力罢了。
百年前,中国被认为是东方睡狮,吸食鸦片的国人麻木不仁,被蔑称为东亚病夫。鲁迅先生怒其不争,弃医从文,先后创作《呐喊》系列文章,疾呼“救救孩子”,以期唤醒沉睡的国民。同时,八国联军和日寇的炮声先后轰开国门,震惊国人。八年抗战,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翻身做主人。
一百年后的今天,醒了的东方睡狮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谓令世界瞩目的巨狮,不少国人洋洋自得。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包括应急、防疫在内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咱们还不健全或完善,亟待全面改革。
中国民间流传一句话,大疫不过百天,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据说,千百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历次瘟疫都是按这个规律始终的。我们希望老祖宗的智慧再次应验,期待并祝愿疫情早日结束!
笔者以为,惊蛰之后,14亿中国人还应继续高唱三首歌振作起来。
第一首歌是《国歌》。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徐悲鸿、郭沫若等许多委员表示赞成。因原歌词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的词句,郭沫若、田汉等建议将歌词修改一下。但笔者的乡贤大荔人张奚若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作修改,并举法国的马赛曲为例。黄炎培、刘良模介绍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外传播情况后,认为《义勇军进行曲》获得了国内外人民一致颂扬,在国际上有它的影响,应采用作国歌。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赞同这种“安不忘危”的思想,并支持歌词不改。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正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第二首歌是《国际歌》,主题词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第三首歌是《西游记》主题曲,主题词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每个国人的脚下。让“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进”!直到最后的胜利!
编辑:高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