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仲小记

发布时间:   作者:杨贤博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见到北仲,是在西安。她从汉中来,理工大学教师。

乡里娃进城,两眼墨黑。这是她的话。她几乎是啥都不懂,哪儿都找不见,谁都不认识。

我就笑,笑她属于大智若愚。我说你说的话鬼信,她气得撇嘴,急得要哭,那份真诚倒有几分可爱。人的谦和与低调正好成就她的品格与素养。

以前并不认识,她的名字和她的《遗园》同时进入我的视野,这可能是每个喜爱写作人的通病,一部四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的出现,不得不让我多份留意,特别关注。

2016年秋,陕西省作协在曲江举办“百优”人才培训班,几个朋友小聚,我作为局外人,参加宴请,第一次在饭桌上见到北仲,一个另类的女子,穿一身休闲款的女装,头上扣个帽子,独立而个性。那天我们并没有多说话,多份陌生感。女人在热闹的场合能保持沉默寡言,那份冷峻倒让我多份敬畏,并有一定的距离感。

好在那天宴席结束,走的时候,大家彼此加了微信。相互的关注,彼此间并没有太多交流。每次问她回西安么?她总是说,在山里,一般很少去西安的。这是她的话,时不时发个微信,钓一条或两条鱼儿喜悦,我就笑她,笑她身上的孩子气,笑她的野。她说,山里要是有个庙,她就成尼姑了。

很少的交流,更别说遇见。欣喜的是,儿子在考上大学时,收到她发来大的红包以表示祝贺和自己的心意,她说“共同分享喜悦”,倒让我感动。

这是第二次见她,用她的话说“我一来就先给你报到”。我笑她:“这才是真哥们!”

半小时后在曲江宾馆见到北仲,同室的合阳才女任彩虹也嘻嘻哈哈着喊“博博”,我说别肉麻了,我给你们带了茶叶。三个人见面,话就多了起来。

北仲这次进城,不仅仅是来参加学习,更重要的事,是来领奖。她的小说《遗园》获得第五届柳青文学奖,在参选的近70部长篇中脱颖而出,斩获长篇小说奖,值得祝贺的大事。

她依然轻描淡写着。

我说,这是你人生巅峰时刻,也是写作的里程碑。这一切将载入陕西文学史册。纵使再过300年第100届柳青文学奖的未来,翻阅历史第五届柳奖里面依然能看到“北仲”的名字。

她呵呵笑说,自己从来没有那么想过,想着也就仅仅是个获奖,但她对她的《遗园》是肯定的。我说,现在不是你肯定,而是文坛认可,历史肯定。

那一天下午,我们聊了许多,几乎围绕着柳奖。11月29日晚,长安区委办公大楼,灯火辉煌,第五届柳青文学奖颁奖在此隆重举行。作为观众,亲眼见证了这一盛大而隆重的场面。长篇小说《遗园》授奖词:《遗园》是一部描写当代高校生活的小说,校园的书卷气和作者的艺术意蕴相映成趣,奠定了小说叙述优雅含蓄的基调。作者通过爱情的忠贞和挫折以及对校园人文理想的坚守和摧毁的互文式叙事,艺术化地完成了对当代知识分子有情有义的人格塑造。鉴于此,授予冯北仲长篇小说《遗园》第五届柳青文学奖。

北仲今晚衣着讲究,黑色的连衣裙,高雅而庄重,大气而得体,依然戴着自己喜爱的帽子,漂亮而璀璨,成为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

接过证书和奖杯,北仲拿起话筒,谈及获奖感言:感谢各位评委老师,感谢生命里遇到的每个人,感谢把这个奖颁给《遗园》,感动,感激,感谢。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观,我也一样。我认为,文学作品是个性的、独特的,体现写作主体思想的,必须高大上。高,是作品开掘的深度,高层次、高境界。大,是大视野、大情怀、大悲悯,致广大而尽精微。上,是向上的灵魂和精神,是超越小我走向大我,是现实经验世界的形而下和理念世界的形而上的完美结合。作品,是呈现给读者的、呈现给社会的、呈现给人类的。我一直坚信:写作,需要底蕴的积淀。作品,需要时间来验证。再次感谢各位老师。

长安之夜,对于北仲的人生应该是难忘的,也是铭心的记忆。繁华的场面总是有时间性的,面对她的依然是握住手中的笔,抒写更好的作品。

在第二天省作协举办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先生作报告“中国与世界,文学与时代”课堂上,看到了北仲的身影,她坐在我身后。我开玩笑说:“你现在功成名就了,还需要来听课?”她用怒视而调皮的眼神看我。

而在那个下午,约她一起坐坐,吃个饭。她却回复,已经在北客站了,坐高铁返回学校的路上。她依然开玩笑地说:“我是乡里娃,我得回乡下去。”

“再次祝贺你获奖!”

“北仲还是北仲,该干啥干啥!”


编辑:思羽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