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戴教授办公室看到《汉调二黄口述史》,先抢一本走。当时我很惊讶。罗玉梅我认识的早,从来没想到她是写文章的,感觉她与这东西无关。所以,我在看了这本书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重新认识罗玉梅,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刚才我跟孙教授悄悄说:“她特别聪明。文字特别有感觉”。尤其是她的后记《我的梨园》。比很多成天闹着写文章发表文章的人,对文字的感觉好、捕捉能力强,文字更有力量。
汉调二黄在前几年提出振兴的时候,我曾经接受过一个任务,去采访几个汉剧人,写东西。这本书里采访的马忠安,我在他家里住了两天时间,当时还有一个搞摄影的,把我整个采访要拍下来,记录下来。三天时间,后面我退了,我没干这事了,太复杂了,离我太遥远了。
当我看这本书时,有一个感觉,能够历经五年,把这件事情做成,修成正果,非常不容易。
什么叫文化自觉,我们反过来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些官方语言的时候,我们会想到罗玉梅这本书。她从自身的文化里面找动力,找黄金,去挖矿。政府在文化引导方面是起作用的,但是在文化具体行为上,确实需要一大批真正有文化情结的人放下身段去找,这就是罗玉梅找的结果。
第二个感觉就是,看这本书,基本遵循了口述史真实可信的原则,通过采访人的艺术生命去感受时代变迁,这些都完全呈现出来了。书中内容,不仅仅停留在讲故事方面,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是文化内容,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瑕疵是,杂物有一些,问什么答什么,问了几句话之后才回答。你是对自己太宽容了,不舍得裁剪。
我在1999年,上海出版社请我给辞海立传,给我半年时间完成这本书的采访、出版,为辞海的新版发行使用。要写三代领导人对辞海的支持和关心,这本书当时我的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采访45位专家领导。所以,我知道写这种东西是非常难的,想象不到的难,我是忙了一年时间。但是有一点,我舍得删自己的东西,当我知道这部分可有可无,我会毫不保留删除掉。不然会导致书里的枝蔓比较多,杂碎的东西比较多。
第三个感觉是什么?有了这本书给我们了解汉剧,了解汉剧的生存状况提供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去写东西,但是,它毕竟还不是正史。我们还需要有一部《汉剧史》。我觉得文化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应该把这件事拿到日程上来。汉剧史其他地方做不了,还得我们自己做。当然,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项目。可能就是几十万字一本书,但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们的汉剧从产生到现在,说实话,接近消亡了。但是曾经在安康大地和其他地方辉煌过,灿烂过。这样一个文化遗产,如果说我们现在不抓紧,等一批老人逐渐谢世之后,我们连采访的人都没有了。现在做,就是在棺材旁边抢遗产。
汉调二黄在档案馆存得不多了,要理清它的变迁史,靠档案馆是不行的。要做《汉剧史》,必须通过大量的采访、归纳,总结出一些东西来,当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那我们没有办法写呀。这就是我看这本书时所想到的,还有一些不详的东西,没有搞清楚。比如一副对联,说了上联,没说下联,如果再版一定要弥补。当然,这本书的总体价值不是那些瑕疵能够影响的,丝毫不影响。
编辑: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