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星空留下痕迹——长篇纪实文学《阅读徐山林》管窥

发布时间:   作者:曾德强  来源:陕西作家网20160203

1.jpg

1503735965941879.jpg

在历史的长河中,8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就像一颗流星划过苍穹。人世间,很多同类“划过”之后了无痕迹,而徐山林的80年人生旅程留下的,是深深的闪光的足迹。著名作家和谷的长篇纪实文学《阅读徐山林》(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回溯徐山林先生80年人生命运,讲述徐山林80年的光辉岁月和风云历程,使读者感到,作品主人公的精神星空是那样的深邃和灿烂。

徐山林由一个穷苦出身的孩子奋斗成才,曾官居常务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但是他不同于一般的官员,领导者身份之外,是诗人、集邮家、书法家、慈善家。他的为政有口皆碑,作为传记体纪实文学,《阅读徐山林》必须写他在安康和陕西为政的情况,因为传主的“主业”是为官。和谷先生很好地把握了徐山林的80载人生,站在历史和人类的高度,采访、梳理、记录和分析传主的过往,选取重大、典型事例,反映了徐山林的执政理念、为民情怀和突出成绩,同时安排适当篇幅,反映了徐山林几十年的“八小时之外”和退休后的精神追求,展示了他绚丽多姿的精神星空,让我们全面了解了徐山林为人、为官、为文、为善的丰富精彩的多面人生,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徐山林整个官场生涯体现了忧民爱民为民情怀,即使晚年退出官场,也仍然情系人民,尽自己所能为人民服务,这种公仆情怀和内心世界在徐山林的诗词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反映和记录。在全书除“题记”、“结语”外总共三十章中,《阅读徐山林》单设第二十六章“诗人”,记述徐山林的诗词创作及其蕴含的情怀和思想。徐山林的第一部诗集《故园诗抄》,主要是写它的故乡的;第二部诗集《碧水集》,主要是写上世纪70年代建设家乡的;第三部诗集《黄楼诗草》,主要是写他在副省长岗位上的心路履历的。这些诗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言事;言志;言情。例如《黄楼诗草》,集中反映了徐山林在省政府主要领导岗位上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包涵着诗人的多样社会生活和人生体悟。诗中有作者政事经历的酸甜苦辣咸,有创业的艰难,有报国的赤诚,有对人民疾苦的感同身受,有浩然正气的抒发。例如1993年在《指挥西延铁路隧道灭火》中写道:“三路大军蹈火海,九百勇士战凶顽。捷报一声已伏虎,仰首长啸月满天”,书写了战士们在灾祸面前英勇应对的战斗精神,也蕴含着“伏虎”后他的欣慰之情。若以仕与中国文学传统的视角来看官员写作,我们可以从这部书中读到徐山林与中国文学传统的某些特质,诸如关注现实、怀乡情结、看开功名等等。这自然是一种人文关怀,有益于世道人心。是生活给了徐山林诗情,是诗给了他欢乐和慰藉。

书法是徐山林的又一业余爱好。退休之后,时间多了,写字更成为主要爱好。2009年出版了一册《墨迹》。从精神上讲,书法能抒发性情,折射书法家的禀赋、学养、性格、追求,以及瞬间的情感变化。从《阅读徐山林》中我们可以知道,徐山林的书法作品,多是反映自己心声的内容。例如,反映中国收回香港的书法作品《扬眉收回宝地,举国喜庆团圆》,有痛恶腐败的《敢在天涯战恶风》,有乐享晚年《挥手送往事,喜迎夕阳红》,还有表现对集邮的浓厚兴趣的《邮趣无穷》等等。《阅读徐山林》单设二十七章“书画缘”,既适度地地记述了徐山林的书法创作,又精当地反映了徐山林与陕西书画界钟明善、石宪章等文化名人的交往,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徐山林与日本友人、著名书法家野吕雅峰的书法交往和纯洁友谊,以及与日本京都府议会议长小牧诚一郎的书法交往。从这些记述和描写中,我们可以窥见到徐山林高雅的情趣和丰厚的学养。

《阅读徐山林》第二十二章“慈善会长”的篇幅较大,这是基于徐山林对陕西慈善事业所作的多项创造性工作和多方面的巨大贡献。徐山林1996年从常务副省长退下来的时候,作了三条决定:第一,不干挣钱的忙事;第二,不干享福的闲事;第三,要干一点扶贫济困的善事。书中写道:“促使徐山林从事慈善的决心,是来自他童年的苦难经历和对这部分群体最深切的同情。那些痛苦和磨难,常常萦绕于他的胸怀。在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他常常深入边远山区,访问最贫困的老百姓,跑遍了全省107个县区,亲眼看到他们艰难的生存环境。尤其对陕南、陕北贫困山区老百姓的困难感触尤深。无疑,这是促使徐山林决意从事慈善事业的初衷。”徐山林发起成立了陕西省慈善协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他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力、声望和人脉资源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而是利用自己的某些有利条件,采取组织义卖书画作品等方法为慈善事业“化缘”,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姑且不说他“两扶”(扶孤、扶困)、“三助”(助医、助学、助残)等等善行义举,仅省慈善协会在陕南山区捐建的慈安桥,到2012年底就达上千座,遍布秦巴深山的沟沟壑壑,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安全桥、幸福桥、致富桥;省慈善协会资助的陕北缺水山区水窖,已陆续建成5000多口,解决了陕北贫困地区几万人的饮水困难。徐山林是一部厚厚的书,他对慈善所倾注的心血和智慧,是其中重要的章节,其博大的爱心、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在字里行间都可窥见。

仰望徐山林的精神星空,不能不说“藏一角”,因为他的高雅情趣和精神追求在这件事情上也得到了有力的体现。他把几十年收藏的邮票、钱币、书画、门券、书籍等1万余件藏品全部无偿捐给故乡安康。这可是价值连城的东西啊!从精神文化的角度看,这批藏品就是无价之宝。已近古稀之年的徐山林在面临藏品命运“市场出售、留给子女、捐给国家”的选择中,欣然决定捐给家乡的安康博物馆。起初,老伴和一些亲朋劝他把这些东西留给子女,可它认为,留给后代,只能供少数人欣赏,而捐给博物馆,则会让社会大众共同欣赏。正所谓:“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他高擎着理想主义的旗帜,坦露着赤子情怀,体现了他对故乡安康养育之情的无私回报,让人感佩。“藏一角”设于安康博物馆内,建筑所花的400多万元,也是他联系企业家赞助给安康博物馆的。对于此举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时任陕西省省长陈德铭给徐山林的贺信说得好:“你倾心慈善,献身大爱,扶危济困,功莫大焉!这些弥足珍贵的藏品,传承着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精华,必将在安康这块青山绿水之中,萌发出脉脉的文化意蕴,熏染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

官员徐山林以高尚追求和多彩人生在精神星空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和谷的《阅读徐山林》则真实而生动地呈现了徐山林的精神星空,让读者感受了纪实文学的独特魅力。

孔子曰:“仁者寿。”再长寿的人也会作古。但徐山林先生在精神星空留下的痕迹不会磨灭!

曾德强(1958~ )笔名黛言。陕西紫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在紫阳县从事中学教育八年,历任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通讯组组长等职。现任安康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办公室主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编辑:金苗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