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工程《陕西金文集成》的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   作者:支旭仲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十年磨一剑 吉金铸华章

——精品工程《陕西金文集成》的工匠精神

三秦出版社 支旭仲

blob.png

陕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几千年来,孕育和积淀了厚重的三秦文化。

陕西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和王畿之地,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陕西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数量占全国出土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重器超过了一半。陕西不仅以青铜器发现丰富而著称,更以造型精美、有铭铜器出土量大,铭文长和内容重要而为世瞩目。这些青铜器上的铭文,内容涉及西周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先秦史、古文字学、中国古代文明最直接也是最可靠的材料,因此从古代的金石学著作到现在编纂的各类金文著录,陕西出土的有铭青铜器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

1989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陕西金文汇编》一书,收录了秦以前的有铭铜器1030余件,所收资料丰富,但限于当时的条件,收录的铜器铭文仍然不够全面,亦少图形资料。2007年出版的大型金文著录资料《殷周金文集成》,收录了全国出土的万余件有铭青铜器的金文资料,其中明确为陕西出土者950余件,对流散海外的以及各地文博馆的旧藏从未发表者亦有缺憾。

身系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怀着对周秦文化的深厚情结,我们敢于担当,有责任出版好一套展示陕西金文集大成的精品图书。《陕西金文集成》的诞生是艰辛而漫长的。从项目的启动到出版,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2004年底,《陕西金文集成》列入陕西省“十一五”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其后,数易作者。2007年,项目正式启动,确定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天恩博士担纲。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作为陕西文物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机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这一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陕西金文集成》又被确立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2012年,被确立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其间,张天恩先生多次辗转日本、欧美购买、收集资料,与国内各大博物馆反复协调沟通,获取资料;亲赴考古现场,采集第一手资料,其艰辛可知。幸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努力使得原来计划收录的1500件有铭铜器增至1973件。

2015年6月,书稿交付三秦出版社,社领导对此项目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社长、总编直接调配工作的项目组,对编辑加工、版式设计、印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时刻关注该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解决出版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其中,分册问题经过了几次反复商讨,最终定为16册,其他琐碎如版式体例、字号的大小、封面、印厂的选择,也是几番周折。项目组所有人能够齐心协力,不畏劳苦,在编辑、校对和排版、印制各个环节相互协助、配合,使得这部图书在终于2016年付梓印刷。

《陕西金文集成》收录陕西地区自商代中期到东汉及三国时期的有铭铜器1973件,按照器物出土的地域来划分,以地区分卷,以县为单位,按有铭青铜器的出土地点青铜器的组合逐件介绍,共分为五卷16集。第一卷是宝鸡卷,内容最多,为1至8集,涉及的地区分别是岐山、扶风、麟游、千阳、陇县、眉县、凤县、凤翔、陈仓、金台、渭滨等。第二卷是咸阳卷,为第9、10集,涉及的地区是武功、乾县、旬邑、长武、永寿、淳化、彬县、礼泉、三原、咸阳、兴平;第三卷是西安卷,为第11至14集,内容包括长安、临潼、蓝田、周至、灞桥、户县、未央等;第四卷为第15集,内容包括渭南、铜川、商洛、汉中、安康、延安;第五卷为第16集,内容包括榆林、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传世铜器、器类目录索引和书刊目录索引等。

《陕西金文集成》是按照有铭青铜器出土地点青铜器组合逐件介绍器物信息,内容不仅有为铭文新制做的拓本,同时录入所有存世而可搜集到的国内外有铭青铜器器形、铭文的高清彩色照片,并附每件器物的释文、年代说明、出土地点、收藏信息、流转信息、尺码重量、形制纹饰、著录情况等。

《陕西金文集成》的主要特点有五:

第一,编排方式大胆创新。

在《陕西金文集成》编纂之前,大部分已出版的金文著录,编排形式皆以器类为序,这样虽然查找方便,但将同出的成组铭文资料人为地分割在不同篇章之中,要进行系统研究是非常麻烦的,针对这一问题,《陕西金文集成》在著录时,按地域为序,以出土单位为中心进行金文资料收录。特别是对历史上出土的那些早已流散于世界各地的金文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在每组器物的首件青铜器备注中简要说明出土的时、地、环境和组合关系等。这样的编排,优点有三:一是从金文分布的多寡,可以明了出土地的重要性,譬如作为西周故都的岐邑、丰镐,自然出土的金文最多;二是有利于了解同一个考古单位出土金文资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作综合研究;三是有利于将原本从一个考古单位流散出去的金文资料重新编排,作新的研究。

第二,对器物的收录力求全面。

《陕西金文集成》是迄今收录最全的陕西金文汇编整理成果,对历史上有记录属于陕西所出并尚存于世或有线索之铭文资料,无论现藏于陕西还是国内相关省区的博物馆、文化馆、考古机构、高等院校、港台以及国外的欧、美、日本诸博物馆、美术馆及私家珍藏者,均予以搜求著录。此外,《陕西金文集成》中著录了大量新出土的有铭铜器,这些资料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布,且是近年来十分重要的发现,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第三,所收器物时间跨度大。

《陕西金文集成》所收器物的时间跨度是从商代中期到三国时期。其中,收录了150多件两汉三国有铭铜器,这些器物大多从未被著录过,因而,颇为引人注目。这些器物的铭文涉及地名、官名、人名等,是研究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国文字从商周大篆到秦汉小篆、隶书嬗变的绝好资料。从这一点来说,该书对陕西出土两汉三国金文的著录,无疑有填补空白的价值。

第四,展现形式上的精益求精。

以往的金文著录中并没有使用铭文照片,很多细节从拓片中并不能展示出来。《陕西金文集成》利用了高清数码摄影技术,增加了铭文照片。将每件青铜器的铭文拓片、铭文高清照片和器物图象三位一体一并著录,以便读者能相互参酌。《陕西金文集成》使用了高清的铭文照片,能够更直观、精确地反映器铭的细节,补充拓片的不足,更好地观察青铜器及铭文的细微部分。在数码高清摄像技术发达的今天,《陕西金文集成》这种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必将为以后金文著录提供新的借鉴。

第五,装帧精美,印刷考究。

《陕西金文集成》采用四色印刷,开本为8开。以往的金文著录,多采用黑白印刷,开本为16开。该书的四色印刷能够使高清数码技术的效果完全发挥,书中的铭文照片和拓片尺寸采用与器物大小一致,能够使读者观察到器物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在印前的调色上,其色彩接近于青铜器的真实色彩。该书选用8开,使读者能够更准确地看到铭文字形书体的变化。

正是基于以上优点,《陕西金文集成》出版后,受到历史学、考古学以及书法界的一致好评。

本书学术顾问、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先生寄语:清至民国,陕西出土的许多有铭青铜器流散海内外,历史上虽有过著录,但均零散而无系统,不便于研究和利用。《陕西金文集成》对陕西地区出土的汉代以及其以前青铜器铭文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将国内外的金文资料汇集于一书,以便历史、考古、古文字以及书法等学术领域参考研究,挖掘和保护这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书学术顾问、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先生寄语:这部大型著录全面反映了陕西作为上古时期青铜器重镇的全貌,为古文字学、考古学、古典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第一手资料。《陕西金文集成》的编纂和出版,对中国古文字研究,以及商周至秦汉历史文化各方面的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本书学术顾问、著名考古学家、青铜器研究专家、文物鉴定专家吴镇烽先生在《集三秦金文著录之大成——评< 陕西金文集成>》中这样写道:它的问世,为中国古代青铜器、古文字、古代史以及书法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 《陕西金文集成》是一部收录广泛,内容丰富,编排合理,印制精良的大型金文著录书籍。它是古代青铜器、古文字、古音韵、历史学、考古学,以及书法篆刻艺术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极有价值的一部大型工具书。

著名青铜器研究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懋镕先生作为本书作者张天恩先生的好友,他说:2016年,由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写,张天恩先生主编的皇皇巨著《陕西金文集成》在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这是陕西古代文化整理与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作为有“青铜器之乡”美誉的陕西省,终于有了与其身份、地位相符的一部金文著录书。……据我所知,承担主编工作之后,张天恩先生亲临第一线,带领课题组成员,经常去北京、上海,多次奔赴欧美,对每一件器物、每一篇铭文的出处、真伪、年代、价值细加考察,其敬业精神令人赞叹。高屋建瓴的思想,再加上细致入微的求真精神,从而保证这套书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陕西金文集成》虽然著录的是陕西金文,但其意义已经超出自身范围,对今后其他金文著录书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017年5月,《陕西金文集成》一书又入围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主办、北京人文考古书店协办的2016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委会的杨璐等先生对本书的评价很高:该套书是对传承周秦文明最重要载体青铜文献的创新性整理成果,分量重,价值高,理所当然应该入选“十佳图书”!

2017年6月,《陕西金文集成》喜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该书的获奖,是三秦出版人多年来薪火相传、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也是我社领导层和项目组不懈努力、殚精竭虑、精益求精的结果。建社30多年来,冲击国家大奖一直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梦想,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以前出版了不少好书,有些还颇有分量,如《全唐五代笔记》《新编元稹集》,要么由于选题完整性方面的瑕疵,要么设计上的局限,尽管也斩获了几次提名奖,却总是与大奖失之交臂,痛定思痛,我们深切认识到,要想获大奖,首先得有好的选题,也就是说好书还要有“获奖基因”。《陕西金文集成》是我们很早就看好的“好苗子”。《陕西金文集成》堪称具备了获奖图书的一切要素,“万千宠爱于一身”,它是陕西省古籍整理十一五重大项目,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2010——2020)十年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我们在本单位“十三五”规划中,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国家级正奖零的突破,由于《陕西金文集成》和《中国蜀道》的获奖,这一目标得以提前实现。

该书能够获奖,是各方密切配合、协同攻关的结果。相关领导十分关注项目的实施进展,集团领导多次对项目关键问题作出指导建议。出版社方面,我们可以说做足了功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配备了执行力强、具有奉献精神、过硬的编辑业务能力的编辑团队。对项目的编纂进行全程跟踪,提前介入,无论是申报国家出版基金,还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验收,无论是金文释文的核校,还是全书体例的厘定,都凝聚着编辑团队的心血。他们曾经在几个月时间内放弃休息,有的人把幼小的孩子托付给亲戚照看,有的生病了顾不上去医院,无怨无悔,一心扑在工作上,尽心尽责把各项工作做到最好。《陕西金文集成》不仅获得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而且我社提交的申报文本还作为范本,在国家出版基金办网站上展示,供全国同行参考学习。从作者交稿之日起,及时转入冲刺阶段,编、印、作三方协同联动,发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内容编辑、版式设计、印装工艺等环节解决了多次突发技术难题。

《陕西金文集成》获得国家大奖,受到广泛好评,除了内容出类拔萃之外,内文版式和封面设计形式大气端庄、印装质量精美无疑是重要因素。在设计之前,我们联系了北京、深圳、西安多家知名设计公司,通过反复比较各家设计效果样,最终选定西安朗润图泽公司。印制环节,也是经过了多方询价、审慎遴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西安中煤地地图制印有限公司,他们不负所望,推掉了其他印制任务,倾尽全力,尤其是青铜器调色环节,是《陕西金文集成》的关键性工作,调色效果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书的印制质量,甚至决定着该书的成败。承担印制的中煤地制印有限公司十分重视,特意组织负责印前调色的彩印中心全体人员前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现场观摩感受青铜器的真实色调,领略青铜文明的深厚内涵,为了保证进度,彩印中心全员进入“出差模式”,全部吃住在单位。该书出版过程中做出的探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为做好其他项目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借鉴。

该项目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特别要感谢国家基金办的资助,感谢陕西省社科院的领导,感谢陕西省文物局领导,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古籍所多年来对该书的编纂、编辑、出版从各个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和无私支持,为图书顺利出版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好一件事情,将一本书精雕细琢、细细打磨,这样的图书才能够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诚如《陕西金文集成》,它秉承三秦出版社建社以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工作,扎扎实实做学问”社训,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三秦出版社三十年多的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将载入文化建设的史册。


编辑:金苗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