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文化艺术网讯(记者 陈慧娇)为迎接读书日的到来,营造全民阅读的浓郁氛围,鼓励民众多读书读好书,西安新华图书大厦和三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著名作家“安黎新著《别样的发现》赏读会”,4月22日下午在西安新华图书大厦报告厅举行。
赏读会上,安黎阐释了自己对文学的真知灼见,讲述了自己的写作苦乐,他说:“我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是一个拓荒于稿纸的农夫。与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渴望丰收的农夫相比,我显得过于懒散而胸无大志。我随心而耕,从来不在意收成的多寡,更不介意邻人的褒贬。在叫卖声甚器尘上的浮世里,作为一介农夫的我,也许能够选择的保全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不羡花红,不追云飞,宁可土中潦倒,也不随风蹁跹。”随后,他与读者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回应期待,为读者签名。陕西文化界知名人士安危、王定成、李郁、蒲力民、孔明等也应邀出席赏读会并做主题发言,对安黎的创作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陈忠实先生曾这样评价安黎:“安黎是一个颇有独立个性且极富创造力的作家。他以独到的视角观察生活,他以独有的敏锐体味万物,他以独有的犀利解剖社会,他以独有的角度思考人类与人性等等诸多终极的命题。他的许多见解标新立异,他的许多思考惊世骇俗。他的文字有棱有角、有骨有刺,但却心肠柔软、初衷良善。”
文艺学硕士、青年评论家文剑针对安黎新作说:对历史的态度便是对人事的态度。安黎对待历史的态度是谦恭的,以宽宥和包容的视角来梳理逝去的人事,故此,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便有了超然的写作姿态。人由历史构成,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总是与过去息息相关。作家安黎的这类散文正是通过当下某个生活瞬间或截面,来与历史呼应,从而达到或教化、或指引的作用。落脚点只有一处,劝导人人做尧舜。这是难为之事,却也是经世致用的根基所在,这构成安黎历史文化散文的思想基础。
众所周知,阅读已成为提升民族精神和个体素养的最佳途径。《别样的发现》是安黎最新出版的一部精短散文集,由三秦出版社作为年度重点书目,面向国内外推广发行。该书收录了作者近些年写作并刊发的精品散文近百篇,约二十八万字。每篇文章虽然篇幅不大,但字字珠玑,妙趣横生,其见解之独到,思考之通透,字词之精美,辞藻之雅致,叙述之富于魅力,令人咀嚼不尽,并发人深省,具有撼动人心启悟人性的力量。
安黎是一位沉淀深厚、初见非凡、文学功力扎实、艺术个性突出并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他以思想的深刻丰沛与艺术的独具一格而备受瞩目,被誉为“思想的王国,语言的石匠”。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不染流弊,不落俗套,视界旷古高远,饱含公义真善,面目新颖而亲和,格调高雅而朴实。
编辑: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