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镗是从汉中走出的中国近代书坛章草大师。
三千多年来,中国文字逐步由繁到简,书写也由慢到快,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日渐突出。秦除小篆外,还通行隶书。汉代除隶书外,草、楷、行书从隶化出,逐渐诸体齐备。草书初兴,名曰章草。庾肩吾(南朝文学家)《书品》说:“章书起时,解散隶法,用以赴急。”何为章草?一说施于章奏;二说黄门令史游作书《急就章》;三说汉章帝诏章奏许用。章草脱胎于汉隶,规矩中有洒脱奔放,灵活中蕴端严大气。笔画相连,字字区别,收笔处多有挑法,通篇观赏显有隶意。书法史上,史游、索靖、杜度、崔瑗、崔寔等,均为章草名家;张芝《平善帖》、陆机《平复帖》、吴皇象《文武帖》、索靖《出师颂》、《月仪章》等,均是章草名帖。章草极富变化、难以把控,加之受“上好下甚”、科考体例、今草出于章草而“任笔兴所致,不害为佳”(王世镗语)等影响,后世渐衰,至明时宋克、宋广(章草大家)之后,章草渐行渐远,几近沉寂。甲午海战后,日本书界叫嚣其章草水平已非中国人能及了。此说在中国书法界引起震撼,但站上艺术之高峰,绝非易事!为书法尤是为章草而生的王世镗应时而出,为民族书法的发扬光大和崇高地位作出了卓越贡献!笔者无意拔高王先生,《毛涛·大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左传》说:“诗以言志。”王先生慨然赋诗:“佉卢飞舞遍人间,片甲已从东海还。赴急原非无国字,汉章雅命合重颁。”经几十年潜心苦研,王世镗书法艺术和理论,在全国高竖标杆,重现了章草绚丽辉煌!近代书坛巨擘、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评价:“古之张芝,今之索靖,三百年来,世无以并”。中国书协原副主席、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钟明善说:“于老称王世镗的章草书法为‘三百年来笔一支’是中肯的,他对草书笔势、草书源流、草书结字规律都有很深的研究”。1993年,台北举办大陆书法家作品展览,国民党元老、时近百岁的陈立夫到场观看并动情谈及当年王世镗书展轰动南京的盛况,由衷感叹:“王世镗算得上是以章草扬名海内外的大家!”1994年,由国内书法权威编选、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精装本《中国章草名帖精华》,认定了汉代以来的二十位章草大师,王世镗是近代唯一入选人。
王世镗书法成就首先源于他一生视书如命、研习探索!还得益于一个家庭、一处地方、一位伯乐。1868年,王世镗出生于天津一官宦家庭。祖辈世代为官,“学而优则仕”是不变的家风路径。王世镗自幼好学、天资聪颖,天津所发生的英法联军入侵、建立租界、“天津教案”、“义和团”、“八国联军”等国耻事件,给王世镗惨痛深刻、伴随终生的记忆。年轻的王世镗与维新人士谭嗣同、唐才常多有往来,王还可能参加了“公车上书”。他参加科考“策问”和数理成绩突出、思维新锐,被考官“疑为新党”不予录取。此时王已而立,娶妻生子。正当“戊戌变法”失败,新党被残酷镇压。王本有嫌疑,可能陷于灾难并殃及全家。1902年,王世镗投奔安康县令兄长王世瑛。官宦家庭使他积淀了丰厚的国学知识,喜爱书法的他还研习了战国简牍、秦篆汉隶、北碑南碑、晋行唐楷等和章草名帖,为登上高峰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就王世镗的这一处地方就是汉中。王至少1903年初就到了汉中。1999年,著名作家王蓬先生发表《墨林风云》,文中说留坝县张良庙有时任汉中知府王公亮撰、王世镗书的一幅对联:我愿从游,托迹行将寻紫柏;世方多难,授书何处寻黄公。此木刻楹联至今尚存。王到汉中,也许是求职,也许是游学,也许到凤县双石铺主持榷税来往经过。据《书法研究》(1985年3期)介绍,1903年王和沈尹默在西安相遇,临别王给沈送名帖《爨龙颜碑》。张良庙对联和王沈西安相遇这两事,说明王的书法当时已很有名了。那段时间王世镗曾在凤县双石铺主持榷税,始终时间无从考查。双石铺旧时属陕甘蒙川古道、商旅枢纽。虽处要津,但地居秦岭深处,陋房人稀、艰苦孤寂,对于从天津商埠、热闹都市来的王世镗,不啻为天壤之别,可能就在这时王先生沾染上了鸦片嗜好。
1912年王世镗出任民国定远厅(镇巴)知事,厅志载,他对山形水势考查,发现河心高于城池,一旦洪水暴涨必遭水患。遂组织民众加高河堤。未完工王被调离,新任知事请教治河,王世镗写下李冰治水名言:深挖滩、低凿堰、遇湾削角,逢正抽心。新知事刻碑竖立龙王庙。2014年镇巴县教师进修学校梅冬盛校长寻到王世镗题刻旧木匾一方,大字“功深治安”雄浑有力,是奖给稽查官周开治的。梅校长还查录了周开治墓志文字,证实为王世镗手书。据王蓬先生考证王世镗“分别于民国3年、5年,即1914年、1916年担任褒城县知事和西乡县代理知事(仅3个月)。1916年镇巴改厅为县,王世镗再任知事,于1918年离任”。两到镇巴任知事,是王与山城的难解情缘。1917年,他经苦心研习对托名王羲之的《草诀歌》提出意见,完成了心血之作《增改草诀歌》(即《章草草诀歌》),此为他章草第一个高峰。时由镇巴乡绅张澄亭出资刻石,可惜“石粗工拙”,拓20余册后废弃。由于王世镗书法太好,百年书坛无人能出其右,建国前后还两起风波。1925年,此拓本被闽人卓君庸除去标题款识印售,伪托明代人所书,反诬王世镗“窃为己有”。孰料1987年天津古籍书店又据卓氏版本印售,经钟明善先生和汉中书法名家徐毓泉(其父徐泽生是王世镗书法好友)、钟林元先生等公道辩诬,1996年2月,天津古籍书店刊印《说明》,至此,长达70年的离奇案方落帷幕。1918年后,王世镗脱仕,在汉中莲花池畔定居专门研习书法,如他自述:“不在军阀,又非故客,文字生涯,聊乐我意!”他从文字起源到历代诸体碑帖细研,并苦习书艺。20年前,时86岁的赵介明(汉中书法名人,与王世镗有亲戚关系)对王蓬先生说:“都说王世镗名气大,书法不得了。人家下的啥功夫,弃官赋闲,他闲得住吧!成天关门面壁练字。他还节约,一般不用宣纸。过去有一种黄纸,很便宜……他一买就是几挑,码到屋里一人多高,没多久就写光了,还是两面都写,就再买几挑又写,啥叫池水为墨,那才真正叫池水为墨,不休不辍!”王世镗绝非单纯临帖练字,更非修身养性,而是穷尽心力,追根溯源、辩疑正谬,外师造化、内得心源,振兴章草、重现辉煌!王世镗才学深厚、眼界很高,心志所系、非同寻常!他论书诗两首可见其志:“不经意间妙天然,岂在规矩点画间;读得奇书千万卷,自能言下悟真诠。”“眉目分明形质完,无源水怎作波澜;才知书法独推晋,换骨先由汉转丹。”1928年,《稿诀集字》由王亲手以章草写出,全文308句1500字,是他反复推敲、数百次书写而成的。大作一出,好评如云!汉中道尹阮贞豫主持,其幕宾程履端筹资,精选石料、刻匠,并请汉中书法名流沙品三、张士如、岳渊亭、杜勉常、王韫山、胡介人、张叔亮、徐泽生、程履端等9人注释。刻石镶嵌于城北哑姑山宝峰寺内。因远离市区,躲过了日本侵华飞机轰炸和“文革”灾难。1978年,完整移嵌于汉中博物馆碑廊。1989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精印出版。《稿诀集字》问世,是王世镗登上章草巅峰的重要标志!环顾海内外,已无人能达此造诣了。
王世镗选择汉中定居,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汉中有石门十三品。公元63年汉明帝下诏凿通褒谷口长达15米的隧道,时称石门。官吏、文人题咏镂刻石门内及附近山崖,多是书法精品。当年,王世镗看到是两千年来的百方原始摩崖,他心情之激动,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任褒城县令更是咫尺之遥、近水楼台,肯定多次光临、俯仰抚摸、吸取精华。王世镗看到“石门颂”、“大开通”、“石门铭”这些汉隶极品后,由衷感叹:“方窥得汉魏嬗递之源。”二是汉中有好环境。除良好自然环境外,汉中历来文事昌盛、书风较浓,除上述9位之外,交好往来的还有王复忱、陈介明、陈竹朋、何挺警、张敏之、文伯之、高道天等一大批文化名人。还有汉中道尹阮贞豫等官员,尊重王世镗书艺人品,长期相处融洽。三是王世镗赋闲多年还有三子二女,家道中落、窘迫拮据。
于古任先生是王世镗的伯乐。是于公使王扬名天下!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辛亥革命功臣、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周恩来总理称其:“有民族气节,为人公正。”于公是近代碑学书法大师,于初见王《章草草诀歌》认定是古人所为,今人断无此手笔!后知是汉中王世镗所作即邀王到南京。说法有二,一是听外甥周伯敏(时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又恰是王世镗的侄女婿)说明后电邀王赴南京;二是托南京张熙园专请。两说可能都实。1933年一天,于右任先生到瞻园路张熙园店,看到王世镗《章草草诀歌》,张熙园拿出王与他联系的信封(上有汉中道南郑莲花池九号住址),于老当即托张代请。于公次日给张1600元,500元为往返路费、500元补偿停业,600元给王世镗作贽敬之礼。于老还电话请汉中驻军旅长段象武转达恳请之意。王世镗非常高兴当即还向段送了书法作品(汉中书画家王春贵收藏)。张经褒斜道(时无公路)到汉中,病中的王世镗留张住家中数日,后携长子瑕吾、女瑕云与张熙园经褒斜往南京。到南京下榻临江饭店,电话联系后次日到于公馆。于公称王老师,王肃立说:“先生与鲁生年虽相若,但鲁生德望过浅,谬许朋友已属僭越,请直呼世镗为宜。”于公说:“恭敬不如从命,我俩人就结为良友吧。”不几日,于公举荐王为监察院秘书,月薪300元,每月只上班几天。长子王瑕吾安排在审计部任会计。于公尽出所藏书法名迹供王观研,王眼界大开。于公还为王举办书展,政府官员及各界人士争相观摩,车水马龙、交通堵塞,展品全都售出!王先生为报于公知遇,精心以章草书写了《于母房太夫人行述》(又名《先伯母房太夫人行述》),于公精刻石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王世镗倾心思考之后,再次创作并亲书了第三部专著《改定章草草诀歌》(可惜不知手稿下落)。王先生南京七个月十分劳累,当年10月病倒,11月4日安详辞世。于右任先生亲择墓地并手书碑文,葬于南京牛首山清代书法名家李瑞清墓侧。抗战期间,日军竟毁墓掘坟。文革后,王先生之孙王智量(著名翻译家)修墓树碑,重安先生之魂。汉中没有忘记王先生,王蓬、徐毓泉、王景元、钟林元等多次撰文纪念。镇巴胡氏文化公司胡明富总经理拟建馆塑像,前日笔者和胡总专到王先生铜像制作现场进行了审商。
今年是王世镗诞辰150周年,这里抄录于右任先生1935年挽诗两首,以为纪念:三百年来笔一支,不为索靖即张芝。流沙万简难全见,遗恨茫茫绝名词。多君大度迈群伦,得毁翻欣赏鉴真。一段离奇章草案,都因爱古薄今人。
注:本文主要参考了王蓬先生著文《墨林风云》,在此说明并致谢。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