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棠 朱剑坤 蕨类活化石桫椤 200×308cm 版画 |
日前,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学术研讨会上,达成了四点共识。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版画界引起强烈反响。
国油版雕,版画最冷。圈内风风火火热热闹闹,可从业人员少,主流关注少,大众了解少。在象牙塔内的自我表达开始,学院内的流转,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让版画的血统越来越纯粹,画面越来越精致,道路越来越狭窄。
我认为版画现在的问题不是火不火的问题,而是求存的问题。的确,版画有深厚的历史,有传统的积淀,有大家的支撑,但进化论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对环境变化及时应对反应的物种,才能昌盛繁荣。在这个关头,打通了技术与艺术的边界,为版画迎来无数种可能性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人不禁大声叫好。
版画制作性强,技术门槛高,对设备依赖程度高。版画专业毕业生出了校门,无钱无闲远离圈子,版画创作难以为继。版画创作人员流失严重。作为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完成自我的更新迭代。因为版画的技术门槛高,制作周期较长,一个年轻的版画家产出作品的速度和效率较其他画种更慢,想法转化为画面的过程更长。人员少和作品少这两项就成为制约版画发展瓶颈,现在蓬勃发展的各类新技术正好能够解决和补充。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学术研讨会提出解放了版画的创作力的导向,让版画家在技术上死磕苦练的精力可以转移到画面表达上,技术的门槛已经消亡,更重要的言之有物的画面。
版画从来就是一部科技文明史,但是提出在版画中融入新技术并非易事:首先传统技术往往会鄙视新的技术,认为其不够正宗。传统技法是需要多年练达的手艺,新技术更加便捷,效率更高。其次回顾美术史,在新技术出现初期会发生过分炫技的情况,随着新技术使用的普遍性,受众越来越广泛,必然会出现更多在技术和艺术上都精彩绝伦的作品。第三新技术的介入不会消亡版画的存在。当照相机发明后,有人悲观地预言,绘画完了。但事实恰恰相反,照相没能取代绘画,反而促使画家们思考肖像画的真正艺术价值,图新变法,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联想的壁垒比技术的壁垒更能阻碍版画的发展。
艺术的每一次演进很大程度需要技术的推进,技术是思想画面呈现的助推器。历史表明,绘画在不断地被开创和扩展,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印象派频繁的户外写生得以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锡管罐装颜料的发明。
当前工业发展都4.0时代了,3D打印已经啥都能打了,出门都不用带钱包了,版画对新技术的容忍度也应该要提升。既然科技发展的大势无可拒绝,那何不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版画新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把目光放宽放广,关于版画的血脉是否纯正,画面尺寸是不是合规矩、打印是否可以参加展出,版画作品中是否运用了数字技术等等,这些条款的自我限制只会让版画的空间越来越狭窄。
无论是兼容并蓄还是坚守都是自己的选择,学科交叉就是一片蓝海,等待着产生无数可能性。创新最根本的要素是自由,更新更便利的手段应该成为想象力无限延伸的手臂,无所不能的技术手段应该成为版画家便捷地实现和完成艺术构想的助推器。只有不断地实现一个个艺术构想,一个画家才能更快地实现自我艺术的迭代升级,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复合型人才大有可为,学科交叉是世界发展的趋势,版画只有夹杂着泥沙和争论前行,不断拓宽表现形式和技术边界,才能越走越宽、越有深度并且越有看头。
编辑:张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