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蒙克,挪威最著名的表现派画家,杰作《呐喊》已成为现代人类焦虑内心的永恒象征。在该作品中,艺术家呈现了穷尽心力寻找到的内心苦楚的表达方式——即便只是粗略的勾勒。蒙克的孩题梦魇仿佛“一个巨型爆炸”,震撼了他的人生。自然母亲也在声波中变形,逐渐扩散出去。蒙克的呐喊得到了自然的回应。与此同时,天边如血的云彩暗示了母亲和姐姐咳血而亡的过往,死亡从未远离。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1970)世田谷美术馆(1997),国立西洋美术馆(2007-2008年间)都曾举办过蒙克的回顾展,可见日本人对蒙克的喜爱,而在2018年秋季,东京都美术馆将再次举办蒙克大规模的回顾展《蒙克—哀叫的灵魂》。
实际上,为了能实现本次大规模回顾展,东京都美术馆从2013年起就在为展览做准备,并将蒙克美术馆所藏作品《自画像》(1882),《绝望》(1893-94),《星月夜》(1922-24)等近100件作品齐聚一堂。
蒙克的画是他的灵魂日记。他时时刻刻揣着无尽的焦虑,如聚拢在人生上空的乌云,低垂着,等待着,有些雨终将落下。
蒙克想念他最爱的姐姐约翰娜·索菲·蒙克(Johanne Sophie Munch),她躺在病床上,不断咳嗽,一口一口地吐着血,无法停止,直到死去。
然后是他的母亲,被肺结核折磨着失去光采,失去生命,面容枯槁地注视着幼小的他,闭上双眼。“自我诞生之日,恐惧、悲伤和死亡的天使们就一直站在我身旁。”蒙克这样写道。
他也想念他乐观又虔诚的父亲,在窗外风雪交加之际,给他们几个兄弟姐妹讲鬼故事,直接后果是噩梦连连。他的另外一个妹妹在早年就被诊断有精神疾病,而蒙克知道:“我继承了父亲身上疯狂的种子”,他总觉得死亡正在向他逼近。
在绘画艺术中,精神分裂症能唤起没有艺术素养的人的艺术活力,有时还能增加已成名的艺术家的创造力,也许像心理学家们所表明的那样,艺术家确实存在潜在的精神病的倾向,而艺术创作则有助于防止潜在的精神错乱表面化。有位作家曾说过:“有时我奇怪,所有那些不写作、谱曲或画画的人是怎样做到得以逃避发疯、忧郁、惊恐这些人类境遇中总是存在的东西。”这种绘画的治疗作用在表现主义绘画之父爱德华·蒙克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
蒙克先在克里斯丁·克罗格的画室学习,早期作品受到克罗格自然主义画法的影响。从一开始画画,他就不断描绘疾病、死亡和恐惧,药瓶是他早期水彩画中最偏好的题材。目睹亲人离去的灰色童年对蒙克影响很大,他常常回忆年幼时守在母亲病床前,看着她离去的情景。蒙克在日记中写道:“疾病、疯狂和死亡犹如黑色天使从天上注视着我。”“我一直无法战胜这种不幸,这对我的艺术也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
早期奥斯陆人口只有4万,并没有大的美术馆。1880年后,挪威艺术出现革新面貌,海外留学的艺术家陆续回国定居和创作,政府开始出资举办一年一度秋季展览会。1883年蒙克的几幅作品在秋季展览中展出,包括代表作《病中的孩子》。
关于《病中的孩子》的创作灵感,蒙克回忆说:“我画病人那幅画中的那张椅子,正是从我母亲开始,所有我所爱的人,年年坐在上面期盼阳光出现的那张椅子,直到死神掠走了他们。这一期形成了我艺术的根基。”蒙克每隔十年就会重画一次《病中的孩子》,这一系列有多幅作品。
1886年秋季展,蒙克的画遭到艺术家协会拒绝。批评者基本都认为这些画作题材“很美”,但是“画法糟糕”,画作既违背解剖学的精确,也违反精密画法的规则,是“毫无关连的信手涂鸦”,粗糙而生涩。在他们眼中,蒙克不仅懒散、肤浅、易变,简直就是“无能的”家伙。
在1892年至1908年间,蒙克的大部分时间在巴黎和柏林度过,他在铜版画,石版画和木版画上出名了。在世纪之交期间的柏林,蒙克开始用新的素材(照相、石版印刷和木版画)凭记忆来复制他过去的作品。1908年秋,他的焦虑变得深刻并在丹尼尔·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住院接受治疗。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1909年蒙克回到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在纳粹统治期间,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撤了下来。这对(反纳粹主义的)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因为他把德国看作为他的第二祖国。
在德国的几年间,蒙克的创作激情得到了充分激发,他当时在一家名叫“黑猪”(Black Piglet)的酒吧与志趣相投的画家和作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包括他的好友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正是在那段时期,蒙克创作了至今享誉世界的重要作品,包括《吸血鬼》(The Vampire)和《麦当娜》(Madonna)。这都是在为他后来那部半交响乐式的宏伟巨著《生命的饰带》(The Frieze of Life)做铺垫。这个系列的作品将他自己对爱情、性和死亡等问题的高亢情感转化成通用的符号。1893年创作的第一版《呐喊》就是这个系列的22幅作品之一。蒙克和高更、凡·高、劳特累克等同时代,他曾抱怨印象派只是表现人们在织织东西、看看书的场景。艺术史学家称,蒙克出于对印象主义的不满而创作出《呐喊》,成为艺术家剖析心理深处的表现主义先驱。
蒙克高大英俊,性情羞涩,身边从不缺女人,但一生没有走进婚姻。他的初恋是一位海军军官太太,比他大3岁,两人的关系断断续续维持了6年。1895年,他通过朋友与一个挪威商人的女儿恋爱,蒙克执拗地认为女友与自己朋友有染,这让蒙克备受煎熬。女友一心要嫁给蒙克,以自杀相威胁,蒙克抢夺她的手枪时发生争执,他左手手指被枪击中。
枪击事件后,蒙克精神分裂的情况更加严重,一度变得疑心重重蛮不讲理。他每天醉醺醺,常产生幻觉,想象警察跟踪他、迫害他,他后来追述当时状况时写道:“我已经濒于疯狂,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蒙克害怕自己被关进疯人院,只好住进德国哥本哈根的一家私人诊所,接受了八个月的治疗。他把病房改造成画室,还为医生绘制肖像画。《呐喊》中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观者立即想到了与死亡相关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这样写道。评论家认为,人的精神错乱与从事高级艺术思维有关,但蒙克并不认同:“说我的艺术是我家庭遗传性的发疯表现,这完全是一派胡言,是愚蠢的昏话。”蒙克只承认:“发病和发疯,是守护我摇篮的黑色天使。”
1930年一场疾病差点令他失明。也因此,他开始冷眼旁观,科学记录般地画着自画像,自嘲地面对日渐衰老的自己,提前与死神接触。画更粗糙,着重表现力,但气氛的把握还是独一无二,越接近死亡,越对这人间爱的诚挚。在《吃鳕鱼头的自画像》(1940)中,线条粗粝的蒙克手握刀叉呆呆地望向画面外沉思,缺乏神采的眼睛和盘中的鱼目何其相似,似乎他解剖的不是鳕鱼而是自己的头颅。
1937年,德国许多博物馆展出蒙克作品,纳粹以“伤风败俗”为由将它们没收,其中82幅作品被列为“颓废艺术品”。蒙克拒绝与占领奥斯陆的德军当局接触,他在德军占领奥斯陆的几天后,立下遗嘱,将自己所有作品捐赠给奥斯陆政府。蒙克在他过80岁生日後一个月的1944年1月23日,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Ekely)与世长辞。他向奥斯陆捐赠了1000幅油画,15400张版画,4500件素描和水彩画,还有6件雕刻作品。後来为纪念蒙克,建造了蒙克美术馆。蒙克美术馆对蒙克作品的收藏量为世界第一。位于奥斯陆的国立艺术画廊收藏了蒙克的一些油画作品。奥斯陆“大陆酒店”(Hotel Continental)里的“Dagligstuen”酒吧藏有不少蒙克的版画精品。
1994与2004年,蒙克最著名的作品《呐喊》(The Scream)就曾经两次被盗。第二次劫案就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窃贼们手持枪械进行了抢劫。
一直以来,从制冰格到政治海报,无处不见《呐喊》中那个骷髅般人像的复制品。作为人类焦虑的象征,它曾荣登1961年《时代周刊》“内疚与焦虑”一期的封面。电影《小鬼当家》中的喊叫画面,动画剧《辛普森一家》中痛苦的北欧人形象,都来自这个“尖叫”的小人儿。导演韦斯·克雷文说,他在《惊声尖叫》系列电影中使用幽鬼面罩,也是因为想起了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品之一──蒙克的《呐喊》。
在秋季的蒙克回顾展上你将看到不止是《呐喊》这样的杰作,还将全面看到蒙克人生各个时期的画作,本次展览不会举办巡回展览,可谓是独一无二的体验,相信届时会吸引大批观众前往,我想蒙克直逼人心的作品力量才是真正吸引人们的原因吧。
编辑:职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