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图 纸本设色 黄宾虹
杭州博物馆藏
黄宾虹(1865—1955)以山水见长,偶亦画花卉,人物极为少见。笔者近日在南宁博物馆观摩由杭州博物馆提供藏品的“鸿雪铿鸣——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作品展”时,惊见一件《钟馗图》。细审其笔法、气韵,当系真品无疑。因此类题材在黄宾虹作品中属凤毛麟角,遂引起我的浓厚兴趣。
图中,黄宾虹所绘钟馗络腮胡子,着长袍便服,端坐于几案旁。钟馗面目并不十分清晰,但神态自若,右手倚靠在案上,左手垂放于膝盖。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画出人物轮廓,再以其一如既往的厚重笔墨,加以淡色与水墨渲染,粗率而不失神韵。几案上,陈设有笔筒、砚台及画卷,而在另一旁的山石上,则有一只带木质底座的花瓶,瓶中插着蒲草与艾叶等应景之物。在钟馗前侧,为山石与草木,淹润华滋;后侧为树木及若隐若现的远山。事实上,钟馗只占据不到五分之一的画面,整幅画既是一幅人物画,也是一幅山水画,是黄宾虹成熟时期的山水画风格。如果不是黄宾虹的题诗,画中人物也许只是一个虚构的文人高士,像黄宾虹其他山水画一样作为衬景而存在,观者未必能将其与钟馗联系起来。
黄宾虹在画幅上端题道:“杼首终葵问玉人,犹龙作怪信翻身。降魔孰是神仙侣,东海游扬又一尘。穄色瓷缾蒲艾鲜,亭亭霜盖足千年。终南进士今何处,画趣吴装貌道玄。劲宇先生两政,己丑八十六叟黄宾虹诗画”,钤白文方印“黄宾虹印”。“己丑”为1949年,为其晚年之作。诗中,“杼首”指梭形的头,是有长寿之相;“终葵”本为形状如椎的草名,后为巫师所戴的方形尖顶面具,钟馗便是以终葵驱鬼。画中人物之头顶即是如此。“终南进士”指钟馗。据黄宾虹为弟子黄居素(1898—1986)所藏吴道子《钟馗图》题跋所云:“唐天宝中,吴道子作《元夜出游图》,是为画钟进士之祖”,“世称道子行笔磊落,人物八面生动,其传采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谓为吴装”,因而在诗中,黄宾虹所言“画趣吴装貌道玄”即是谓此(“道玄”为吴道子别名)。遗憾的是,现在已见不到黄宾虹所题跋的两件吴道子《钟馗图》,无从得知黄宾虹的钟馗与吴道子钟馗的相似度。但就黄宾虹《钟馗图》画风来看,确如其所称吴氏所绘钟馗“其传采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足见二者是有一脉相传之处的。
题中上款人“劲宇先生”为黄宾虹好友、收藏家章劲宇(1916—1974),号霜盖,斋室名松蘅室,杭州人,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章太炎(1869—1936)堂弟、丁辅之(1879—1949)内侄,富藏金石书画,1949年以后为杭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画幅右下侧,有一白文方印“霜盖盦”,便是章劲宇的藏印。诗中,“亭亭霜盖足千年”中“霜盖”本意指傲霜挺立且树冠如盖的松柏,但恰又是章劲宇的字号,因而有双关之义,显示出黄宾虹写诗之别有深意。黄宾虹比章劲宇年长五十一岁,属典型的忘年交。两人大致订交于1947年。在黄宾虹晚年的艺术生涯和朋友圈中,经常可见章劲宇的身影。1954年,章氏曾嘱九十高龄的黄宾虹为其斋室绘《松蘅室图》,一时名流如周昌谷、陆维钊、夏承焘、程十发、王伯敏等均题咏迨遍。另据记载,章劲宇的肖像画《霜盖主人像》,是由唐云(1910—1993)绘制,黄宾虹点睛、钱瘦铁(1897—1967)补须,其他若张宗祥、范烟桥、吴朴、周瘦鸥、陈泊衡等均题跋,极坛坫之盛。在王中秀(1940—2018)的《黄宾虹年谱》中,亦记录了在1948年,黄宾虹随同王伯尹、夏承焘到章氏家中观摩厉鹗(1692—1752)、吴荣光(1773—1843)、冯登府(1783—1841)等人书画的情景。黄宾虹《钟馗图》即是两人交游的又一重要物证。
画中两诗均收入《黄宾虹文集》的《宾虹诗草补遗》中,诗题为《为章劲宇题钟馗二首》。不知何故,首句“杼首”二字改为“周礼”。从诗意与画境看,似乎“杼首”还是比“周礼”更切中肯綮。
在黄宾虹山水画中,不乏大量的人物作为衬景者。他所绘山中人物,或泛舟湖上,或溪山行旅,或牧童短笛,或抱琴远足,或凉亭课读,或独坐草堂,或山间对谈,或渔樵问答,或驻足眺望……无论哪种情况,所写人物往往寥寥数笔,不事渲染,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笔简而意绕,唯独《钟馗图》则不然。虽然此图亦可以山水视之,但画里钟馗,造型别致,神完意足。作者刻意突出人物在画中的中心位置,并以诗歌加以诠释,这是黄宾虹艺术生涯中罕见的笔墨尝试。在晚年的作品中,无论山水、花卉还是人物,或者书法,黄宾虹均随心所欲,不拘形迹,体现其人画(书)俱老的境界。《钟馗图》即是一典型例证。
饶有趣味的是,黄宾虹所绘钟馗的满腮胡须,以焦墨渲染,与周围的草木、山石融为一体,呈现其一贯的绘画作风。总体来说,从画风及笔法看,此图与黄宾虹晚年山水画风格并无二致,一以贯之地再现了黄宾虹晚年老辣、练达、浑厚且渐臻化境的画格。黄宾虹在《论东坡开文人墨戏画》中说:“惟是高人韵士,绘画之事,不求形似,泥于丹青,已失笔意。有时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传神象外,盖由胸中所得,固已吞云梦之八九,而文章翰墨,形容所不逮者,皆一一可寄于毫楮。”今读黄宾虹《钟馗图》,正可见其“传神象外”的文人墨戏,实可与东坡居士后先辉映。
(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编辑:张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