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柱洲,西安市长安区人,工艺美术师,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华书画协会理事,西部工笔画院副院长,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陕西盛世西部书画院副院长。作品曾获中华书画家协会“中华书画艺术家银奖”,陕西书画家协会等省部级机构所颁一二等奖多项。50余幅作品曾被有关机关、政府部门作为礼物,赠送给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区个人收藏。
在画家郭柱洲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中,大致有一种清晰的轮廓,他善于运用物化时空中的文化情境,将一份寄托情思的人生感怀归置于这一场景中,而每每将这些怅意的情感进行艺术诉求时,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则变得清晰而深刻,这些或婀娜多姿,或庄严肃穆,或动静相宜的主题形象是一种人文情结的延承,在历史穿梭的文化时光中闪烁那些动人的梦境与诗情。
他绘画的题材很广,画路也宽,笔下有慈眉善目的观音,有楚楚动人的仕女,有法相森严的十罗汉,有义薄云天的关公,在这样的艺术韵致里,郭柱洲用一种细微而具象的呈现把握住了人物微妙的内心,眼神之间的传递,眉宇之中的流露,言谈似不动声色,却情意缠绵。那些触动心扉的画境,并不仅是华丽的色泽,流畅的线条,温雅的氛围,而是一种直入心境的纯真与恬静。郭柱洲能洞察到每一个人物清澈而明丽的内心,因而在他笔下的画面和语境中,能夠产生由内而外流露而出的真性情。
大致是有了这样的神态,郭柱洲画笔下的各类人物表情自若,情绪松弛,在自然语意中呈现出情境的真实,仿佛不是被静止、凝固的时间片段,而是一种鲜活的、有序的生命面貌。郭柱州并未刻意的赋予这些人物形象以内心的愁苦,神思的哀怨,而是试图传达一种积极愉悦、轻松惬意的人文心态。
难能可贵的是郭柱洲基于对现实人物的观察与揣摩,在刻画时又不囿于写生的牵绊,而是以艺术语体的提炼、概括与重新建构,合理的组织画面,实现艺术情境的创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以主体的审美意象与情感体验,赋予其艺术化的提升,从而,在个体身上发掘不同的人物个性与性格,将主题人物的喜怒哀乐合理安置,形成体态多样、变化不一的丰富表情。
依据对个体的性格塑造,郭柱洲建立起了一个鲜活有序的生命世界,因为语境主题的不同,大致可以把它分为三类:一类是带有古典情结的仕女,一类是古典元素的佛教之作,一类是现代女性。
郭柱洲笔下的工笔人物,不管是佛教题材的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传说中的古典仕女,皆能工写兼备,工者,微观谨细,情意盎然;写者,墨色淋漓,畅快尽显。他能在准确把握形体比例结构的基础上,辅之以文化的熏染,气质的提升,所以,他不仅以神写形,同时,更善于以文化关照内心,犹如宋词般的委婉与精致,简约与精炼。人物形象仿佛已脱离画面的存在,而进入到一种诗体的精神世界中,寻觅忧愁,体味善变,画面虽然极具婉约情致,但却并非一味的刻意营造,而是在人物内心中寻觅到一种自然流露的情感方式,这些作品回避了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造作与矫情,而旨在将那份宋词般空灵的意境赋予女性的神采之中,升华隽美,归于宁远。
在画面的构图中,郭柱洲善于将人物的动态美进行归纳与重塑,结合简练、绵远的线条进行取舍,在色彩的装饰意味上,以肌理效果与画面契合,在讲求色彩构成的二维图式中,试图塑造立体、动感的人物形态。色彩也随主题的情绪而变化,当人物心绪明快时,画面用色空透清朗,当人物内心平静沉思时,画面色调浓重阴郁,在表现人物感受时,色彩总能准确恰当的与主题相契和,传达出由于氛围的微妙变化而对于人物心理的烘托与暗示。
毫无疑问,郭柱洲的工笔人物作品展现出的是一种充满古典情愫的画卷,他用理想情结的勾绘,阐释着一种只可怀想,却无法触摸的旧梦,这个梦境墨彩流韵,精致典雅,在浪漫、唯美的意象中充满惬意与想象。
隐匿于尘世的绚丽与浮华之后,他笔下的人物柔美单纯,优雅浪漫,在伫立与守望中弥散心愁,在心灵与文化氛围相依相谐,在繁杂、躁动的世俗中,涤除人生的喧闹,纷扰与苍白。(文/何俊锋 摄影/朱宝)
编辑: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