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到阚南忠校长去给患有小儿麻痹的申晓燕送教上门。他在申晓燕家院子里竖起了旗杆,每次送教都隆重地举行升旗仪式。这种做法深深地震撼了我。乡村教育,诚然,诸多不如城里学校优异,只是,这位校长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只要老师愿意,办法总是有的。
素质教育搞得如火如荼,每一个从事德育的人,都能意识到素质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性,然而乡村学校只能望而却步。我们尚缺专业的地理、历史、政治老师,语数外教师的流动后造成的缺口尚且无法补齐,更别提美术、音乐、舞蹈此类稀缺人才。我们对此类专业教师的盼望,如同期待涨工资一样热切。然而总不能所想皆如意,好容易分来的美术教师,却被借调去了城里,我们因她而成立的美术室、美术兴趣小组,从此便搁置了。我们都是一般教师,混得个专业过硬已是尽力,这载歌载舞的事,当真无可奈何。
为了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学校真是煞费苦心。有心想聘请艺术中心的老师每周为学生上几节课,无奈囊中羞涩,那点可怜的经费,还想给学生改善住宿环境,还想充实图书馆,还想将几十年的窑洞翻修加固,总恨不得一个钱掰成两个花。然而,总觉得学生的生活缺少了什么。于是商议,必须成立兴趣小组了。
全校180名学生,28名教师。我和校长商量了许久,决定采取教师主动请缨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成立学生兴趣小组。王丽萍老师擅长三句半,既能指导学生表演,又擅长写三句半台词。于是。她和冯永妮、景旦映便成立了三句半社团,并且编印了校本教材,承担了三句半的培训。每年的艺术节,都特别准备一个节目。体育专业老师有四个,每人带两个人,分别负责篮球社团、足球社团、乒乓球社团、羽毛球社团。计算机专业老师有一个,负责电子绘画。物理老师三个,正好负责科技制作社团。老一辈教师,硬笔字、毛笔字都相当厉害,他们便负责了书法社。语文组的老师,凑成一组,正好负责文学社。李伟老师“鬼步”特好,于是成立了舞蹈社,主要负责指导和传授街舞、广场舞。社团成立后,每天开辟一节大课间,大课间时候,每位教师负责培训。老师的特长充分考虑、合理利用后,又将目光定格在学生身上。九年级郭蓓蕾同学,锣鼓敲得相当顺溜。他们村的锣鼓队,曾经是申请了非遗的,而锣鼓队的总负责,恰好是郭蓓蕾的爷爷。干脆购置几面大鼓,请来这位老艺术家,指导我们刚刚成立的锣鼓社团。如此这般,可谓用尽学校资源,争得个百花齐放。
阻碍乡村学校发展的,从来都不是资源匮乏。社团的成立如此,学生的教育更是如此。没有音乐老师,让学生跟着手机音响一句一句跟唱。没有美术老师,为孩子购买临摹画,一幅一幅画,再给孩子们在网上报个“百分百画画班”,每次上课内容录制下来,回放给每个班级的学生,也胜似专业老师。没有舞蹈老师,元旦晚会就给孩子们看有分解动作的舞蹈,一步一步跟跳。没有乐队指挥,便视频于别的学校的音乐老师,让他教会我们年轻教师打拍子。没能力请部队军官负责开学军训,便成立由自己教师组成的军训团,也是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如今,仪仗队成立了,社团正常运转。自主军训经验成熟,虽囊中羞涩,虽师资有限,可到底根据所需,出色地完成各类任务。没有困难,只有办法。这便是我们的信仰。农村娃也是娃,我们就是要动用一切资源,竭尽全力为孩子们营造更为平等、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这便是我们云中校委会的中国梦:让农村娃和城里娃一样。
编辑:张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