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的西藏初体验:来自千米海拔的独白

发布时间:   作者:肖光明 李洋  来源:中国青年网

图为河北支教老师与学生们互动。孔晓峰供图

走路不说话,说话不走路”,“每天擦脸油涂至少10遍以上”,“温差不知道怎么穿衣服”……当一系列的话语从孔晓峰口中说出时,乍听以为是天马行空,其实是他最真实的西藏支教生活——“初闻不知词中意,再听已是词中人”。

“70后”孔晓峰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的一名教师,当他2019年10月份得知有去西藏进行短期志愿支教的消息后,就立刻报名申请。申请通过后,孔晓峰得知支教的地点从最初的阿里改为拉萨,他因拉萨比阿里海拔低了1000米而松口气,也为不能去最艰苦的地方而心存一丝遗憾。

图为河北支教老师与学生们互动。孔晓峰供图

支教,你所不知道的环境

洁白的哈达,深切地祝福,当孔晓峰11月1日到达拉萨机场时,支教学校的老师们满怀热情地迎接了他。当孔晓峰从拉萨机场乘车赶到位于拉萨东行15公里的学校时,已是晚上8点多。迈进学校老师提前精心布置好的临时“新家”,听了讲解氧气瓶的使用方法,孔晓峰迎来了他在西藏的第一个夜晚。

“我是第一次带氧气瓶呼吸器,感觉很不适应,摘下来又觉得呼吸非常困难,到了凌晨两点多竟然还没有入眠。后来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进入了梦乡,在梦里看到了家人和可爱的中学,真是一个好梦。”孔晓峰说,生物钟令他早晨六点准时醒来,和同伴沟通交流发现自己是适应最快的。这给平时就比较自信的他又吃了一个“定心丸”。

孔晓峰所支教的班级在教学楼的五楼(顶层),每次去上课都要提前十几分钟开始爬楼梯,爬到第三层就开始困难,到了第四层必须停下来缓一下。当看到学生们从身边一个个超过去,他会鼓足劲坚持爬到五楼,走进教室。

孔晓峰告诉记者,当他最初看到学生们在跑操,就会反问自己,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呢?当他跟着一个班级跑起来,结果还不到一圈就在跑道旁边大口喘气。旁边一个体育老师告诉他,这里的海拔将近4000米,空气含氧量平均只有50%-70%(冬天会更低),学生们都是来自海拔5000米甚至6000米的地方,跑步当然一点问题都没有,“孩子们刚来这里都会醉氧”。

西藏除了稀薄的空气,昼夜温差与紫外线也是孔晓峰所面临的挑战。遮阳帽、墨镜、防晒霜,他虽有备而来,却发现只能起到微不足道的作用。刚到的几天,他的脸整块掉皮,正常的擦脸油没任何作用,每天至少涂10遍以上,两周后才稍微适应不再掉皮。

图为河北支教老师孔晓峰。孔晓峰供图

支教,你所不知道的生活

不一样的校园,不一样的同事,不一样的学生,给孔晓峰带来了一段与想象完全不一样的支教工作感受。

当孔晓峰因为爬楼梯而上气不接下气时,学生们看到都会轻轻抚摸他的后背,一句句关怀向他送上,“老师您没事吧?休息一下就好了!”

孔晓峰给记者讲了一件趣事。当有一节课讲一元一次方程,学生上来就问,“老师,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他笑着回答说,“你问得特别好!谁来说说?”一个学生立刻抢着说,“一元钱一次就花完的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他们见到你会羞涩地微笑,会高兴地围着你问这问那。也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棒棒糖而浮现幸福的笑容。”孔晓峰说,这群孩子会大大方方地手拉手一起唱歌跳舞,就像泉水一样清澈且甘甜。

提起自己的这群学生,孔晓峰打开了话匣子。在他的课上,学生们都很积极,只要一提问就能得到回应。他在班里成立了六个学习小组,有难度的问题先让小组讨论出统一的结果,再进行讲解。有时他讲完难题之后,也会让小组长或听懂的组员给整个小组再讲一遍,这样学习成果得到了更好的巩固。

在交谈中,孔晓峰向记者透露,支教的老师们还是喜欢吃自己动手制作的地道北方饭食。他也尝试做馄饨皮蒸饺、油酥烙饼和手工面条等。高压锅是在西藏的必备厨具,他也记住了如何在高原使用高压锅:烧开水、下饺子盖盖、冒气默数30秒、凉水冲锅、开盖出锅。

“我们会尝试着做一些家乡的美食,大家一边吃着家乡的饭菜一边讲诉着家乡的故事。”孔晓峰说,短期支教的时间很快,他也渐渐的适应了这个充满神奇的地方,敬畏的大自然、拉萨河的石头、每晚想念的故乡……(完)


编辑:小树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