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穿越千年的美学盛宴

发布时间:   作者:权磊 卜相囝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权磊 卜相囝)2025年11月11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陕西特展”巡展在渭南市博物馆启幕。这场为期十天的艺术盛宴,让黄渭洛三河滋养的秦东大地,迎来了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为市民带来沉浸式的美学熏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微信图片_2025-11-17_095739_529.jpg


(一)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来,历经多年耕耘,系统搜集了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珍藏的12405件(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涵盖纸、绢、帛、绫、麻等多种材质,编纂出版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五部绘画断代全集,共60卷226册,成为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为中国历代绘画建造了一座最完整、最清晰、人人可及的“纸上美术馆”。

微信图片_2025-11-17_095747_148.jpg

  此次特展精选100幅名画高清调色打样稿,通过“汉唐气象”“宋韵无尽”“元气淋漓”“明丽煊耀”“清流回荡”五大篇章,系统呈现中国绘画从先秦汉唐的雄浑磅礴,到宋元气韵的深邃意境,再到明清流派的纷呈多彩,穿越千年的丹青、散落全球的国宝,通过高清打样图像汇聚一堂,让历代绘画经典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光影中“活起来”。
  当这部“国之重典”走进渭南这座有着“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美誉的城市,恰似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太史公故里的厚重文脉与千年丹青在此交相辉映,共同诠释着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


(二)

  步入展厅,那些曾经只在典籍中存在的名作近在咫尺。在这里,观众不仅是欣赏画作,更在开启一场与古人对话的精神之旅。

微信图片_2025-11-17_095752_011.jpg

  画中的文人之雅,可曾令您心动?文人嗜书,无论案头枕畔、马上舟中,皆可展卷。《渔舟读书图》中,一袭青衫静坐船尾,手持书卷的神态,令人想起渭水之滨“在水一方”的诗意栖居;《松荫书屋图》《湖山书屋图》等作品所描绘的依山傍水、琴书相伴的隐逸之境,与“四圣故里”渭南所传承的崇文尚礼之风一脉相承。当目光掠过《梅花书屋图》中凌霜傲雪的梅魂,不禁让人联想到仓颉在洛河畔造字的智慧、司马迁著史的坚守。
  画中的山水之境,可曾让您神往?山非静寂,水有清音;一草一木,皆有呼吸。蓝瑛所作的《溪山秋色图》,山川疏朗平远,远树墨色氤氲;《万壑秋涛图》中松林连绵、云岚奔涌,这般雄浑气象,恰似华山的奇险峻秀与黄河的奔腾浩荡。而《绿树听鹂图》《听泉图》捕捉的林泉天籁,与洽川湿地的芦苇飞鸟、石川河的碧水青山相映成趣,让人恍然发觉,画中山水也是渭南自然风光的千年写照。

微信图片_2025-11-17_095755_153.jpg

  画中的生活之情,可曾使您沉醉?《地主生活图》《六人花鸟图》尽显闲适田园意趣;《仕女弈棋图》《清溪垂钓图》勾勒出雅集清趣与隐逸情怀。这些画作中的生活图景,与渭南的非遗文化遥相呼应:华州皮影匠人以刀代笔,在皮料上刻画世间百态;澄城尧头陶瓷粗中见细,承载着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富平阿宫腔婉转悠扬,诉说着寻常日子的悲欢离合。当画中意境与渭南的人文风物相遇,便成就了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


(三)

  2022年10月,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即将结项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勉励项目组“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的完成,不是终点,而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起点,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挖掘研究提供了新路径、新范式。

微信图片_2025-11-17_095800_059.jpg

  让文化遗产“存下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通过数字化技术,使散落全球的绘画瑰宝在数字世界获得新生,让文明记忆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延续生命。这一经验正为渭南的文化传承提供借鉴——无论是仓颉庙的千年古柏,还是尧头窑的非遗陶瓷……都可通过高精度数字化采集与知识图谱构建,建立文化数字基因库,让这些承载着黄河文化记忆的瑰宝突破时空界限,永葆鲜活生命力。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通过编辑出版、展览、数字化平台等多维传播,使古代绘画作品从学术殿堂走进寻常生活。渭南这座拥有华州皮影、合阳提线木偶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正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教育”的模式,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新活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实现对接,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

微信图片_2025-11-17_095803_360.jpg

  这场跨越千年的丹青之约、美学盛宴,不仅让人们回望了民族绘画的悠长史诗,更在品赏传承中感受到文脉在工笔与写意间绽放。传世丹青映千年渭南,黄河文脉承时代新风,您是否正在奔赴这场古今之约?在工笔写意间探寻文化根脉,在沉浸体验中续写传承新篇。


编辑:佑怡           责编:小航           终审: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