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高盼成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教育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10月21日,渭南市富平县教体局特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教授,为全县骨干教师开展《AI赋能教师变革学与教》专题培训,助力教师队伍数字化能力提升。

培训聚焦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焦教授通过大量实践案例,剖析人工智能对教育生态的颠覆性影响,梳理教育变革路径与方法,并明确AI赋能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方向。他重点强调,AI并非教师“替代者”,而是“强辅助工具”,能帮助教师从批改作业、数据统计等重复性工作中解放精力,将更多时间投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核心素养、关注个体成长等教育核心领域。
针对“AI技术如何落地课堂”这一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焦教授结合不同学科特点,讲解利用教育平台掌握AI工具的实用方法,指导设计AI赋能教学活动,并引导教师思考未来教育中自身角色的转变。培训内容务实、互动热烈,教师们围绕AI应用场景、实操难点、教学效果等话题,与焦教授深度交流,研讨氛围浓厚。
会前,富平县教体局党委委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智平就培训落实提出“三个重点”要求:思想上要绷紧“必答题”之弦,明确AI赋能教育变革是“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各校需摒弃观望心态、高度重视;落实上要激活“人”的关键作用,强调用好人工智能核心在“人”,避免“一人学习、众人旁观”,推动教师全员参与提升;课堂上要聚焦“实效”导向,以教学需求为根本,探索AI在课堂的创新应用,让技术服务教学、赋能成长,确保学生成为教育数字化改革的直接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