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近日,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映后见面会在西安举行。本次见面会以“忘掉地心引力”为主题,导演朱翌冉亲临现场,与航天专家、影视从业者、摄影爱好者及青少年代表等各界观众展开交流,共同沉浸于这场“宇宙级”视听盛宴。
电影《窗外是蓝星》以神舟十三号乘组首次执行在轨驻留6个月任务为蓝本,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前所未见的太空生活,领略超高清壮美地球奇景,感受航天员真实的内心情感。通过航天员第一视角,呈现出极具细腻情感、视觉震撼与宇宙哲思的独特张力,呈现了一场充满中国式太空美学的非凡旅程。
值得关注的是,影片主要画面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操控8K摄影机拍摄完成,这款为太空拍摄定制的摄影机全球仅三台,其中一台已完成使命永久留存太空。借助8K超高清技术,航天员舱内工作的专注、舷窗外地球滑过的静谧等画面被精准捕捉,让观众在观影时仿佛置身400公里外的太空,沉浸式感受中国航天的硬核实力与宇宙的浩瀚浪漫。
映后交流中,导演朱翌冉深情回顾了影片的创作历程。“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拍电影是件非常难的事,从一个‘疯狂的念头’开始,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团队,最终在中国电影120周年之际完成了这部作品。” 他表示,影片不仅是一部视听作品,更是中国航天发展的 “影像日记”,每一帧都承载着中国航天人的坚守与浪漫。
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天地互动”环节——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乘组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说道:“在太空拍电影是中国航天人特有的浪漫,窗外是蓝星,窗内是中国心。”航天员在空间站打卡电影拍摄地,以跨越天地的互动形式,为现场观众带来强烈沉浸感,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观影结束后,各界观众纷纷分享感受。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表示,影片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航天事业的决心;现场小朋友则对太空拍摄的细节充满好奇;一位观众动情地说:“看到地球在舷窗外缓缓移动时,既为人类的渺小而感慨,也为中国航天的伟大而自豪,这不仅是一场电影,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行’。”
据悉,《窗外是蓝星》已于9月5日起全国公映。作为中国航天影像纪实与电影美学的创新融合之作,该片不仅提供了一场震撼的视听体验,也是一堂生动的航天科普与爱国主义教育课,引导民众关注航天事业、增强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