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激活西安“演旅融合”新生态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7月26日至27日,周深“深深的”西安演唱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    供图:西安浐灞国际港

8月9日,汪苏泷西安演唱会现场 钟梦婕/摄

西安铁路局加开的“歌迷专列” 西安铁路局供图

“这不是演唱会,这是我挂的‘专家号’。”24岁的歌迷张格晃了晃手中的荧光棒,语气坚定:“这钱花得值!”如她一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高呼“花钱买开心”,而城市也敏锐地捕捉到这股情绪浪潮,正将“情绪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这个夏天,西安就用音乐作出了回应:每到周末,奥体中心化作荧光棒的海洋,莫文蔚、鹿晗、王心凌、周深、汪苏泷、陶喆等歌手的演出,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奔赴而来。这不仅是一场场音乐的狂欢,而且引爆了整座城市的消费热潮。令人期待的是,西安今年举办大型演唱会将超50场,吸引跨省跨城观众超百万人次,直接带动旅游、住宿、餐饮等关联产业实现“链式增长”。

因演出热全城“演旅融合”激活消费新模式

在场馆内,歌声、欢呼与尖叫汇成一片;在场馆外,一张小小的票根,正串联起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各类消费场景。“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已不再是夸张的说法。业界常用“1:4.8”来形容演唱会的拉动能力——即每1元门票消费,可带动周边相关消费4.8元。

这种“观演+旅游”的新模式正成为年轻人青睐的休闲方式。数据显示,2024年西安演唱会观众中,跨省观演人群占比超过六成,对于外地歌迷而言,趁此机会打卡当地景点、品尝特色美食,才让这趟“跨城之行”更加充实。这种模式不仅拓展了消费体验,也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面对这股热潮,西安做足了准备。为了给歌迷带来更好的体验,西安文旅部门推出了“歌迷系列暖心服务”,提供交通指引、酒店推荐、美食专场和打卡路线等一站式指南。今年印发的《2025年西安市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情满长安”系列暖心服务保障实施方案》,更是以“情满长安 西安站,感谢有你”为主题,通过六大板块18项举措,构建“文旅商体展”联动服务链。同时,自6月起,西安市商务局联合文旅、体育等部门推出“一票游长安·碰享‘西’悦购”系列活动,以“票根经济”打通住宿、餐饮、文旅等多类消费场景。这些服务措施,恰恰精准地回应了年轻人追求“情绪价值”的需求,让他们觉得这趟旅行不仅开心,而且省心、暖心,从而更愿意消费和停留。

这些举措实实在在地落到了歌迷的体验中。以7月周深演唱会为例,现场配备了完善的医疗点和医护人员,并采取多种防暑措施,更在每个座位放置“清凉礼包”。散场后,西安加开多趟夜间“歌迷专列”,确保外地观众即便深夜也能轻松返程。

“本来只想看完周深演唱会就走,但了解到凭演唱会门票和身份证就能享受景区半价,我们果断多待了两天。”歌迷小谢告诉记者,她与男朋友随后参观了大雁塔、兵马俑等景点,也品尝了本地美食。

不仅如此,类似的贴心服务也体现在8月汪苏泷西安演唱会。演唱会开场前,双寨地铁站出口处聚满了各地而来的歌迷。人群中,一块粉色免费接驳车指引牌格外引人注目。身着统一标识马甲的志愿者们忙碌地穿梭其间,以清晰、热情的引导,为歌迷开辟出一条高效通行的“绿色通道”,实现从出站到上车、全程“零障碍”通达演出场馆。

“和之前相比,今年从交通指引到接驳效率,真的能感受到西安的明显‘升级’!”第二次专程从江西赶来西安的陈女士欣喜地分享,“这种‘双向奔赴’的贴心,让人特别想为这座城市打call。”而四川歌迷果果,原本还担心在陌生城市找不到路,一出地铁口,她便瞬间安心:“一出来就被‘贴心’包围了!跟着志愿者的指示,没走几步就顺利上车——这第一印象,我必须给西安打满分!”

化“流量”为“留量”多方协同打造文旅新样本

从全方位的观演服务保障,到跨领域的文旅消费联动,从传递城市温度,到激发消费潜力,这些来自歌迷的真实好评,不仅是针对某一场演唱会服务,而且是对西安围绕演唱会构建的“政策引领+场景延伸+细节保障”全链条服务体系的认可,更让短期集聚的“流量”加速转化为沉淀城市口碑的“留量”。

“演唱会经济已成为西安‘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张燕分析认为,西安的成功并非偶然,其优势在于“文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高效+基础设施完善”的三重加持:作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国际化气质的都市,西安拥有兵马俑、大雁塔等丰富文旅资源及羊肉泡馍、肉夹馍等特色餐饮美食,既能满足观众“观演”需求,又能承接“旅游”消费,形成“演旅一体”的天然吸引力;在交通保障层面,西安已构建起四通八达的航空网络与“三小时高铁辐射圈”,能快速吸纳周边省份客流,为跨省观演提供便捷支撑;同时西安城市基础建设相对完善,相较于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西安人口密度较低,举办大型活动的公共服务承载力更强。同时,她也指出,西安仍需破解“核心区服务外溢不足、交通网络密度待提升”等短板,以进一步增强游客的留存率与回访意愿。

张燕特别建议,西安可从三方面进一步强化“演旅融合”生态:一是推广“日游夜演”模式,将白天游览古城景点与夜晚观看演出相结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动线;二是开发多主题“定制旅游线路”,如“历史文化观演线”“美食寻味观演线”“青春潮流观演线”等,满足不同客群的多元需求;三是推行“特殊群体优惠”政策,扩大对学生、老年人等群体的服务覆盖,体现城市人文关怀。“我们不仅要通过演唱会吸引游客,更要凭借这些精细化服务,将‘一次性观演客’转化为愿消费、深体验、能回访的‘深度文旅体验者’。”

西安正以演唱会这一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演艺形式为核心,深耕“跟着演出去旅行”特色品牌,让歌迷在享受音乐狂欢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古都文化魅力。西安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西安将持续升级“情满长安”服务体系,让演唱会成为传递城市“开放、包容、温暖”风貌的载体,推动“世界人文之都”建设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 张惠妹


编辑:林夕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