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2025上半年工业发展亮眼:产业链提质与“三化”转型双突破

发布时间:   作者:张颖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颖)8月26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渭南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武介绍全市工业重点产业链推进情况,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靳铭夏主持。

微信图片_20250826093650_392_91.jpg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渭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6、1.8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全市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现代化工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新材料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上半年,渭南围绕产业链提质推出多项举措:聚焦优势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举办铝镁钼深加工产业链推介会、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支撑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还组织“陕酒进香港”助力酒企拓展海外市场;推进152个重点工业项目,1-6月开工率80.3%,工业投资增长15.7%,20个项目纳入国家工信部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清单,渭南入选国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强化创新赋能,目前已获批筹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5家、省级研发机构备案企业3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7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优化链式服务,以每月“一类(个)企业一场活动”打通市场渠道,开展资本赋能培训与融资服务,依托陕企通等平台服务企业用户9.8万,梳理推送最新政策资讯2387条,受理企业诉求185条,办结率94.5%,响应率100%。

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在“三化”转型方面,渭南数字化基础不断夯实,推动万兆光网试点申报,完成35家企业工业控制系统自查,146户企业获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8户、省级32户,3个项目列入省级工业碳达峰试点,陕化集团获评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18家。

张武表示,下一步,渭南工信局将继续实施“链长制”,编制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培育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智能工厂“一对一”辅导,推动工业低碳转型与智能化改造,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体系。


编辑:佑怡           责编:小木           终审: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