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 唐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7月22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寻迹非遗・筑梦传承”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奔赴陕西省镇巴县,围绕省级非遗“镇巴苗绣”开展深度调研。团队对话市级传承人、陕西省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贺小绒,走进大巴山绣品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与苗乡刺绣博物馆,为古老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话传承人:三十载一针一线守初心。贺小绒虽为汉族,却与苗绣结缘半生。从15岁拿起绣针,到2003年开出第一家门店,再到2010年成立公司、2024年获评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她始终坚守“线要匀,心要静”的家训。面对“年轻人坐不住”的难题,她把整套技艺拆成“微课程”,借助短视频直播、校园兴趣班、博物馆体验等路径,让传统婚被上的“鸳鸯戏水”、孩童肚兜的“五毒纹”等经典图案走进现代生活。
青年献策:让非遗“被看见”,更要“被喜欢”。实践团通过问卷、访谈、体验式跟岗等方式,收集到“纹样再设计、IP联名、沉浸式研学”等建议,并现场完成《镇巴苗绣活化路径微报告》。团队将通过“镇巴苗绣日记”新媒体专栏,计划发布系列短视频、图文科普和互动H5,用Z世代语言讲好非遗故事。
据悉,航海学院将持续跟踪项目,推动调研成果与地方文旅、高校双创平台对接,为镇巴苗绣在新时代“飞入寻常百姓家”贡献西工大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