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5月26日,渭南市澄城县城关第三小学近700余名师生来到白水仓颉庙景区开展“寻根探源 中华文字”主题研学活动,通过穿华服、习礼仪、雕版印刷、诵诗书、游圣庙五项活动,让学生在游中学,在学中游,怀着希望而来,带着感恩而去。
穿华服
衣冠之始,文明之端。当稚嫩的小手轻抚交领右衽的衣缘,当柔软的绸带在腰间系成端庄的结,这看似寻常的着装过程,实则是叩响文明传承的庄重仪式。《礼记》有云“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华夏衣冠有着交领象天地、中缝喻人道、宽袖纳四时的深邃意蕴,学子们举止间自然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尊重,在衣袂飘飘中感受先人的审美与智慧,迈出了文化传承的第一步。
习礼仪
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学子们专注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学习拜祖礼、揖礼等传统礼仪规范,躬身角度分“天揖”“时揖”“土揖”三等,对应着对长辈、同辈以及晚辈的不同敬意。学子们在相互实践中逐渐懂得,看似繁复的礼仪实则是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心,具象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让文明的言行融入日常,使古老礼仪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体验雕版印刷
古法技艺,版传文化。雕版以仓圣鸟迹书碑为模板复制刻印,涵盖仓颉所造象形文字的原型,随后,工作人员进行雕版印刷示范,详细介绍了雕版及印刷工具,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学子们进行雕版印刷体验,亲自参与刷墨、铺纸、拓印等操作流程,沉浸式体验雕版印刷的乐趣,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雕版印刷作品。
诵诗书
诵读诗书,古韵传承。“白水天,彭衙地,仓颉造字感天地……”学子们齐声用朗朗上口的语调歌颂着仓颉的伟大和不平凡。在诵读中,体会古人的情感与智慧,领略诗词的优美韵律与深刻意境,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心灵在经典的滋养中得到升华。
游圣庙
漫步圣庙,感悟历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子们进入古庙区参观,了解到仓颉庙建筑有着兼具北方园林与庙宇的双重特征,见到了仓颉庙碑、广武将军碑、仓圣鸟迹书碑等众多珍贵的碑石。仓颉手植柏象征着中华民族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在这里,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到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领略仓颉庙的厚重文化。
此次研学活动,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中华文化,增强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下一步,仓颉庙景区将深入挖掘自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精心设置涵盖义务教育学段等不同层次的研学课程,充分发挥基地的社会教育功能,广泛开展汉字研学实践教育,让广大中小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