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钵体育秧技术在榆林市榆阳区成功应用 助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   作者:惠刘艳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惠刘艳 通讯员 雷元元 李焕梅 杜欣 王宏进)近日,榆林市榆阳区在水稻钵体育秧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这一育秧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全区水稻种植带来了全新的育秧模式,更标志着榆阳水稻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

初夏时节,榆阳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在榆林市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水稻育秧基地,15600平方米的嫩绿秧苗正在智能温控大棚内茁壮成长。与传统育秧不同,这里采用的是被誉为“水稻种植革命”的钵体育秧技术,采用精准对穴播种,不仅能够培育出素质好、返青快、抗逆性强的秧苗,移栽效率也将显著提升,尤其适合北方寒地稻区和盐碱地环境。

“过去我们用育苗毯进行育苗,育好后插到田间去,会使根部受到严重伤害,稻秧苗就会有15天到20天的缓苗期。钵式育苗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缓苗期,根系插到田间以后马上就会缓苗缓青,然后迅速建立冠层结构,马上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育钵苗优势非常明显。”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博士三级研究员张忠旭说。

目前,榆阳区以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稻育秧中心为龙头,联动四娃家庭农场、伏财育秧基地等8个标准化育秧点,构建起覆盖鱼河、上盐湾、鱼河峁等主产区的良种繁育网络。今年重点引进稻花香6号、中科发5号等10个全国优质水稻品种,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了坚实保障。“我们引进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在育秧技术上,我们从江苏常州引进的穴盘育苗技术,目前在榆阳区5个育苗点都非常成功。”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祥介绍。

引进水稻钵体育秧技术以来,榆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试验示范,并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培训与政策支持。通过建立示范基地,让农户直观感受新技术的优势。在推广过程中,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秧田选择、营养土配制、播种到秧田管理,为农户提供全程指导,确保技术精准落地。

走进大棚,一排排长势良好、根系健壮、叶片青秀挺立的钵体秧苗整齐排列,每株秧苗的根系都紧紧包裹着细碎的营养土,阳光透过遮阳网,在秧苗叶片上洒下斑驳光影,一排排水稻钵体秧苗如同整装待发的“绿色军团”,即将奔赴毛乌素沙地的盐碱稻田,开启新的生长征程。水稻钵体育秧技术在榆阳的落地生根,将进一步提升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榆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年,榆阳区旱育钵苗技术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培育出的秧苗非常敦实,株高较矮,基部第一节间也比较短,叶片(苗径基部)扁平,茎部略扁且带有一些小分蘖。所以这样的技术应该是西北首创,属于国内先进技术。”张忠旭说。

编辑:夏雨           责编:林夕           终审: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