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阅读季、东方历史评论及汉声联合主办的“黄河边的民间艺术和历史记忆·东方历史沙龙(第151期)”主题活动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举行。作者杨先让及其女儿杨阳,台湾著名出版人、《汉声》杂志创办人之一的黄永松,中央美院人文学院教授乔晓光共聚涵芬楼,作为本次活动的亲历者、见证者与参与者齐聚一堂,叙说了三十年前那场栉风沐雨的“黄河十四走”。
“黄河边的民间艺术和历史记忆·东方历史沙龙(第151期)”主题活动现场
9月29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阅读季、东方历史评论及汉声联合主办的“黄河边的民间艺术和历史记忆·东方历史沙龙(第151期)”主题活动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举行。作者杨先让及其女儿杨阳,台湾著名出版人、《汉声》杂志创办人之一的黄永松,中央美院人文学院教授乔晓光共聚涵芬楼,作为本次活动的亲历者、见证者与参与者齐聚一堂,叙说了三十年前那场栉风沐雨的“黄河十四走”。
这部传世作品是徐悲鸿弟子、中央美院原民间艺术系创始人杨先让自1986年春节至1989年9月带领考察团,历时四年、十四次走黄河,通过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风格、民间艺人、节庆习俗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从黄河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到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诸省,一路跋涉,一路寻访、考察、记录,将几万字的笔记、数千张照片、上百种民艺收集及调查者本人毕生难忘的体验凝结在一起,最终汇聚为这部民艺考察的经典大作。
该书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
杨先让回忆《黄河十四走》的经过(石皓摄)
要知道民间美术的好,就要考察黄河
1981年以后,杨先让受命协助组建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1984年又力排众议将该系改建成为民间美术系,并担任系主任。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他亲自率队先后十四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民间艺术,从1986年春节直至1989年9月,历时四年之久,足迹遍及青海、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八省。
“我在中央美术学院是洋学堂,而我是搞版画、油画的,把我弄到这边来我就要好好教学,可太难了,走不下去。后来我出国,感觉到西方的艺术有一波吸收了民间、吸收了非洲的木雕产生了新的艺术,中国的民间艺术太多了,可是马上要消失了,我就特别着急。我有一个连环画系,我回来一定要把它改成民间美术系,有这么一个基础。年画、连环画是民间的,我想搞一个大民间的……因为我感觉到中国的美术学院如果有了民间美术系这一枝学问,全世界首屈一指。后来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就不用说了,终于成立了民间美术系。虽然我是系主任,可我根本不懂,我是学洋的,油画、版画都是洋的,不是中国民间的版画,所以我要学,我得懂,我老在那儿嚷嚷好,怎么个好法我不知道,所以我就选择了要去考察黄河。我们没用学校一分钱,我们也没有自己掏腰包,那时候也没有钱,虽然那时候已经开始卖画了,我对卖画没兴趣,所以我一头扎到了走黄河上。这就是走黄河的起源。“活动现场,杨先让回忆了走黄河的缘起。
杨先让表示自己是画画的,并不知道怎么写书,如果没有《汉声》杂志,《黄河十四走》根本就不可能出来,此次若没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张杰的帮助,也不可能有眼前这本书的问世。
黄永松分享《黄河十四走》的成书经过(石皓摄)
民族文化就在我们心里,我们的乡土就在我们脚下
黄永松回顾了当年与杨先让的第一次面,杨先让的民间美术观点对他产生的影响,以及他借《黄河十四走》一书的成书过程。
“杨老师在这个中间走了14趟黄河,除了几万字的笔记、几千张的照片、上百种的可以教学的民间美术品,杨老师是带队去的,还有他跟团队终生难忘的亲身体验。我们把杨老师的资料整理起来带回台北编辑了今天这部书,二十年匆匆过去了……“
黄永松感叹:“我们常问民族文化在哪里?民族文化就在我们心里,我们的乡土就在我们脚下。我们是一个大民族,我们的民族人口数是全人类最多的,我们的优质文化本来就应该自己营养自己,自己丰富自己,也可以分享给其他人们,即使今天是新的泥土和新的时代,我们也要抓好自己的精神。”
而对于《汉声》给予杨先让的支持,他表示:“我们要知道自己做什么,同时要识货。要知道好货在哪里,要知道去选择它。杨老师选的民间美术,我选的杨老师,才会有今天的作品。作为一个出版人识货很重要。”
民间应该作为一个知识体系进入大学
乔晓光分享“黄河十四走”的故事(石皓摄)
乔晓光认为,《黄河十四走》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最后的回光返照,虽然杨老师最后没有说太多具体的事情,但是他的精神鼓励了后面两代人,为我们打开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大门,给了我们新的观念,使我们的生活长走长新,希望我们把“十四走”继续坚持走下去。他呼吁学院派应该敬畏民间、尊重民间,民间作为一个知识体系进入大学是应该的。
杨阳分享“黄河十四走”的故事(石皓摄)
作为女儿的杨阳在活动中分享了她跟随父亲行走黄河的故事,同时表达了她因这十四遭黄河之行而产生的感激之情:“真的是同道,我工作特别累的时候只要想一下汉声还在,乔晓光还在那边坚持,我的学生还在努力,我就有力量了。”
在她看来,这支队伍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无非是因为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带来的震撼和感动,是从骨子里喜欢,愿意为之付出,并没有想刻意接谁的棒。
《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