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魅力绽校园 古韵新辉启智光——渭南市“流动博物馆”进校园

发布时间:   作者:高盼成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近日,渭南市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先后走进华阴市岳庙初级中学、岳庙中心小学,为数百名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盛宴。

1.png

活动现场,讲解员采用多元化的展示方式,精心陈列一幅幅承载历史记忆的图片和一件件逼真还原的文物复制品,设计了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并辅以生动风趣、深入浅出的讲解。从渭南的地域概况到“三圣三贤”波澜壮阔的人生事迹,再到渭南在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中的根脉与源头地位,内容层层递进、娓娓道来。

2.png

学生们在丰富多元的讲述与体验中,仿佛穿越时空,深入感知家乡历史,真切感悟古圣先贤的非凡智慧,文化自信于潜移默化间油然而生。 

讲到旧石器时代,一件件旧石器仿制品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大家围聚观察,讲解员顺势讲解工具用途,并现场演示古人如何砍伐树木、分割猎物,生动再现了远古渭南人在艰苦环境中为求生存与自然顽强抗争的场景,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先民的智慧。

在新石器时代泥条盘筑法体验环节,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同学们迫不及待动手尝试,在讲解员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技巧,一件件饱含创意的陶坯在手中诞生。

随后,讲解员展示陶鹰鼎(复制品)并介绍,这件器物正是先民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而成,其独特造型与精湛工艺彰显出远古先民的艺术创造力,令同学们惊叹不已。  

“据考证,它们源自六七千年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讲解员小心翼翼地将陶器碎片传递到学生手中。大家怀着敬畏与好奇轻轻触摸,指尖摩挲陶器粗糙斑驳的表面,仿佛跨越时空触碰古老岁月,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光沉淀的魅力。

青铜器知识讲解同样精彩。讲解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青铜器的起源、用途与形制演变,阐释其如何在商周的祭祀大典、春秋战国的烽火硝烟中发展,功能与工艺日趋繁复精湛。随着讲解层层展开,同学们对这件承载数千年华夏文明的器物有了全新认知与感悟。  

9.jpg

在甬钟手绘制作体验活动中,小学生们执笔描绘心中的甬钟,或古朴厚重,或色彩斑斓,创意纷呈;中学生们则在纸杯上绘制重环纹、云雷纹等纹饰。随着时间流逝,一件件精美的纸杯甬钟逐渐成型。

11.jpg

本次“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是渭南市博物馆根据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的今年首场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在校园里播下历史文化的种子。

据渭南市博物馆宣教部部长杨娟介绍,渭南市博物馆近年来致力于将博物馆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学校教育资源,促进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有机衔接。渭南市博物馆联同全市各县(市、区)博物馆首批和全市100所学校签订馆校工作协议,向这些学校选配文化副校长,常态化开展“博物馆进校园”活动,让市、县两级博物馆充分发挥“大学校”功能。


编辑:佑怡           责编:林夕           终审: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